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日前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奥运会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成果,需要通过我们不断总结挖掘这些成果。奥运会以后,我们在奥运会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会以某种形式在奥运会以后继续发挥作用。至于采取单双号还是其他的形式,这需要具体的筹划。
北京奥运会期间,实行了多项临时减排措施,目前看来均取得了突出的成效。特别是推出了机动车单双号的特殊政策,在实践中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一方面,保障了奥运交通的畅通,受到了参加奥运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另一方面,北京机动车每天削减近一半流量,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北京近期空气质量明显提高,以及蓝天次数明显增多,就是很好的例证。
但是,奥运会之后,随着单双号政策的解禁,交通拥堵及大气污染会不会卷土重来?这是需要尽快研究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作为奥运会期间采取的特殊政策,单双号的确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然而,这是靠广大市民牺牲自己的利益换来的,是市民支持、理解、奉献的结果。单双号作为一种临时性的特殊政策,能否成为一贯执行的措施,能否成为常态?这需要慎重决策。
比如,如果需要长期实行单双号政策,恐怕就不能以政府的名义靠一纸指令来实施,而是需要人大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推出,使之具有更强的法律效力;如果放弃单双号政策,怎样继续保持良好的大气环境?在减排上需要再推出什么样的新举措等,也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策略。
笔者以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减排措施,随着9月20日残奥会结束后,特别是单双号政策解禁后,面对可能出现的污染回潮,届时我们都不能仓促应对,更不能让奥运会期间取得的良好成果化为乌有。为了保持奥运期间良好的大气环境,在奥运会结束之前,有关部门就应该尽快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以保持减排成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否则,奥运会之后,大气污染等卷土重来,岂不是有违绿色奥运的精神?
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文素养的提升,在保护环境方面,我们除了采取单双号的政策之外,还应该在其他方面、其他领域、其他途径上多想一些高招,多增加一些能够在源头上解决问题的科技手段。要完善和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并且在广大公众积极配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减排的作用和效能,实现大气环境不断改善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机械地采取机动车限行的办法。毕竟,机动车限行仅仅是减排措施中的一招,但绝不是最高、最好、最有效的一招。
因此,笔者希望有关部门针对如何继续保持奥运会之后北京良好的大气环境,在实施减排措施上,能够尽快展开调研、论证、筹划,并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来。珍惜蓝天,爱护环境,除了靠市民自觉,靠市民配合,更需要政府部门在创新方法上积极作为。
>>>观点要览>>>
奥运会虽然结束了,但是我们在环境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还远远没有结束。过去所有措施中的长效措施,在奥运会以后还将会长期起作用。这些长效措施使北京的环境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奥运会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也将会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也就是说,我们会认真地总结奥运会给我们提供的经验,使我们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仅靠政府部门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公众参与。奥运会以后我们将借鉴奥运会的经验,也要组织城市环境保护的志愿者来参与到日常的环境保护管理当中。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开展有奖举报等群众性的环保公益活动。
很多市民建议能不能把单双号限行措施长期坚持下去。但是通告规定,单双号限行就是从7月20~9月20日。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出行问题和老百姓的生活太密切了,关系到众多市民的切身利益。我觉得下一步不妨可以让市民展开一定程度的大讨论,让市民更多地去发表意见,听听市民的意见,也可以为我们政府今后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