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奥运的守护者 北京城市志愿者践行环保扫描
2008-08-24

什刹海志愿者站点 姚瑶摄

    眼下,与激烈的奥运场馆比赛同步的还有许多道风景。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或景区,活跃着一批随处可见身着橙色或淡蓝色服装、笑容可掬的城市志愿者,他们为维护城市环境立下了汗马功劳。

  ■图书大厦

    推介环保路人反响热烈

    笔者在人头攒动的北京图书大厦城市志愿者站点,见到来自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大二的志愿者张桂媛,她的脸上写满了兴奋与自豪。她称自己是“专业的环保志愿者”。原来,张桂媛在大一时就加入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环保组织,现在是该组织“绿色奥运节能环保宣讲项目”的负责人。“长安街沿路10万个垃圾桶都是用可循环材料做成的。水立方内的渗水功能很强……”张桂媛谈起环保显得很专业。

    站点设置了废电池回收箱,志愿者刘蕊介绍说:“回收箱里的第一块废电池,就是路人捡到的一块手机电池。最近有位年过古稀的老人看过电视报道后,乘公交车专程送来一包积攒多年的废电池。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真的提高了许多!”

    志愿者队伍中的吴会来,是北京35中英语教师。他向过路人发放“少开一天车”的环保宣传单,介绍北京车友会持续倡导发起的绿色出行活动。他告诉我们,有位先生听了他的宣传,说自己家有3辆车,现在一辆都不开,“我是为了北京的长远发展。”吴会来感慨地说,一名普通人能做到这样,足以证明现在老百姓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

  ■什刹海畔

    环保巡街成为一道风景

    在北京什刹海荷花市场,我们见到4个佩戴着黄色“笑脸”标志的城市志愿者,各拿一个环保袋,绕着河岸左顾右盼,发现路面有遗留的废弃物垃圾,便弯腰拾起放进环保袋。

    志愿者金鑫说:“我们站点每天从早9点到晚7点,每隔一小时都有4人一组沿河边捡拾地上的垃圾,大家称之为‘巡街’。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保持环境干净清洁,让游客有个好心情。”“游客对这里的环境反映如何?”笔者问。“来自法国的苏珊一家,对什刹海优美的环境就赞不绝口。这里面也有我们‘巡街’者的辛劳哦。”金鑫说。

    站点负责人尹航说:“除了‘巡街’,我们还向游客免费发放一份奥运宣传手册 ——人人都是‘绿色奥运’志愿者,以此倡导环保。”这份以倡导环保为题的奥运宣传手册制作得很有特色,采用浓郁的中国风封面,里面既有绿色环保小贴士又有场馆位置示意图,深受海外游客青睐。在为游客提供服务指南的同时,又推介了环保,可谓一举两得。

  ■美食簋街

    环境卫生赢得老外赞誉

    北京东直门的簋街,是中外闻名的餐饮一条街。笔者来到簋街时,已是灯火通明,街上食客以外国人居多。迎面见一个外国男孩与朋友谈笑风生地走过来。这个名叫wesley的美国小伙子是专门来北京看田径比赛的。笔者问:“你对北京的环境有什么感受?”他灿然一笑说:“北京的环境之好超过了我的预料,我觉得北京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城市志愿者王大爷对簋街的环境变化感触最大,他说:“街道比以前干净整洁多了。环卫工人每天打扫,有洒水车清除地上的油污,有骑三轮车的环卫工人清扫路面、清理垃圾……我们办的是绿色奥运,改善环境是重要内容。”

    城市志愿者以及许许多多的环卫工作人员,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以自己的默默奉献诠释着绿色奥运的魅力,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