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产生三大生态效益
2008-08-15


三峡工程产生三大生态效益 
2008年08月14日 21:20:26  来源:新华网 


8月13日,洪水通过三峡大坝下泄。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新华网北京8月14日电(记者 李志晖)三峡工程自2003年开始发电、通航以来,在长江防洪、节能减排、缓解中下游用水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效益日渐凸显

    14日,“长江三峡工程与湖北发展”新闻发布会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举行,湖北省副省长汤涛在会上介绍说,三峡工程历史性地减轻了湖北的防洪压力。工程建成后,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过去“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

    目前三峡大坝已具备挡水175米的条件,通过有效控制上游洪水,长江中下游地区1500万人民和2300万亩良田可免受洪水威胁。按照国家防总批准的度汛方案,三峡水库水位现已降至145.5米左右,为今年度汛腾出了库容。

 
 另据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介绍,三峡工程迄今已发出清洁水电近2500亿度,相当于减少了2亿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另外,三峡工程蓄水提高了长江航道通航能力,每艘船的马力所拖带货物的数量比原来提高了30%以上,从而减少了燃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大幅降低。

    曹广晶分析说,三峡工程具有水量调蓄功能,在长江枯水季节可增加下泻流量,改善中下游生产、生活用水条件,也有利于抑制入海口的咸潮入侵。另外,在长江四大家鱼和珍稀物种中华鲟的产卵季节,通过人造洪峰或加大下泄流量,可以增这些鱼类产卵数量。

    曹广晶表示,国家极为重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先后共投入120亿元治理135米和175米蓄水线下的地质灾害。2003年蓄水以来,三峡坝区迄今共发生地震3000多次,最大的一次震级为3级,远远小于原先预期。

    三峡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初步设计安装26台70万千瓦机组,目前已有24台机组发电,三峡工程主体工程预计今年底完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