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惊讶发现北京拥有先进环境监测系统
2008-08-09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惊讶发现北京拥有先进环境监测系统 

2008年08月09日 18:48: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9日奥运专电(记者马向菲)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9日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北京环境质量监控数据是否准确?空气质量是否会影响运动员发挥?施泰纳一一回答了这些疑问。

    北京的空气质量是很多运动员关注的问题,施泰纳首先表示他非常理解,因为运动员希望在最理想的条件下参赛,发挥出最好水平。

    过去几天,施泰纳花了很多时间查看对北京环境工作的国际评论,更重要的是考察实证数据,亲身体验北京的地铁、公交系统,参观北京公交调度指挥中心、还乘坐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公交车体验绿色出行。

    施泰纳说,通过一番考察,他惊讶地发现北京拥有非常现代化的环境监测系统,比如27个固定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子站。在其他发展中国家首都城市中,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尖端、现代化的环境监测系统,监测数据非常可靠。而且数据也表明北京一直在努力改进环境,达到运动员所需要的水平。“从现在来看,我们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他说。

    过去几天北京的天气一直高温、潮湿,尤其8日开幕式当晚,空气湿度达到90%,几近饱和,整个城市时常笼罩在雾气中。

    施泰纳认为雾气掩盖了北京的环保工作成果,“有时候你需要一点运气,一点点风、一点点就能够极大改观情况,祝好运,”他说。

    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戴维斯则表示,亚特兰大和雅典举办奥运会时都面临高温、潮湿的天气状况,国际奥委会对此早有准备,前几天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主席永奎斯特谈到北京空气质量对运动员健康没有大碍时候,已经将温度和湿度考虑在内了。

    施泰纳说,北京经济飞速发展,比如人口增长、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到300万辆,环境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承诺举办“绿色奥运”意义深广。而且过去7年里,北京不但几乎完成所有当时的承诺,有的还超出预期,为北京的居民创造了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这就是奥运会留下的宝贵遗产。

    面积达到680公顷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新建的150公里轨道交通系统都给施泰纳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北京,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切地感受到他们这种巨大的努力,”他说。

    据环保部门统计,从1998年正式提出申奥以来,北京已投入1200多亿元用于改善环境,实施了14个阶段200多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在防治空气质量实现了连续9年的改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