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藏区不携带任何武器的护林“女子别动队”
2006-03-22
       “我们不携带任何武器,相反,我们更愿意跟别人交流,通过说服、劝导来告诉他们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之后她又机灵地笑了一下:“但我们会收缴他们的工具。”

活跃在藏区的“女子别动队”



    卓玛坚定地说:“看到砍伐后的树桩往往使我感到很伤心,我希望能够阻止人们砍伐树木”。卓玛是云南省香格里拉反偷猎者和砍伐者妇女森林巡护队的负责人,她的队员们来自周边各地,都抱定了同一个信念。尽管当地老百姓大都有像她这种保护自然栖息地的愿望,但巴珠村的特别之处在于所有的森林巡护员都是妇女。卓玛笑着说:“这是因为我们比他们更擅长巡护。”
    卓玛和妇女巡护队的成员每周都要绕着巴珠村22000公顷的森林巡护好几圈。这种巡护有的时候一次就要花上5个多小时。尽管她们在家里还承担了大量家务劳动,但是她们都乐意承担巡护任务。当然,卓玛也不是夸夸其谈,自从妇女接管巡护任务以来,林木保护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遭砍伐的树木减少了很多,再犯者也少了很多。卓玛补充道:“我们在90年代中期开始巡护时,经常能够看到同一群人不断多次砍伐,但现在,只要被我们抓住一次,他们就很少再犯了。”
    尽管她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由妇女承担巡护任务的。巴珠村委会领导本东(音译)说:“一开始是由男人巡护的,但后来不太成功,因为很多巡护员与偷伐者关系本身就很好,他们有时候很难为情报告这些偷伐行为,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坐在一起喝酒,因此他们往往会疏忽职责。但妇女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我们还发现妇女与男人相比更善于协商和沟通。”
    那么这些妇女怎样保护自己呢?难道她们是武装到牙齿吗?当卓玛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吓了一跳:“不,我们不携带任何武器,相反,我们更愿意跟别人交流,通过说服、劝导来告诉他们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之后她又机灵地笑了一下:“但我们会收缴他们的工具。”但是,如果偷伐者不服从巡护员的要求怎么办呢?卓玛又笑了:“这种情况有时也会发生,大多数是因为他们特别想要留下那些偷伐工具,但我们更执著,经常能够说服他们。如果不能的话,我们就回去向村里报告。”
    巴珠村民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尽职尽责是有因可循的。这一地区的21个村庄坐落在重重森林中,那些树木比这一地区还要久远。除此之外,巴珠村老百姓还担心国家2008年后禁伐令的取消将会给他们珍贵的森林带来新的威胁,因此,森林巡护的警惕性更应该加强。
    “我相信我们保护自然资源的部分原因可以追溯到我们的文化根基”,本东给在座的来访者和村民倒上酥油茶之后说:“巴珠村是这一地区仅剩的几个依旧保留着牢固文化根基的群体之一。在藏传佛教中,尊重自然是必需的,我们深信万物相连,牵一发则动全身。”
    巴珠村村民把教育看作是延续他们自然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支持和资助下,他们在巴珠村设立了一个“社区学习中心”,在这里居民有机会参与各项有利于社区的活动。
    对于卓玛来说,这样的培训机会对自己的成长很有意义,她也想通过其他的途径来帮助家庭,她补充说:“在社区学习中心学到的这些知识有助于我的巡护工作,可以提高我说服他们的能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