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浙江两省均有超过96%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根源为沿海地区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财经网》专稿/记者 宫靖】超标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正在使江苏、浙江两省的近岸海域变得更加污浊。
江苏省海域面积约3.7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
浙江省拥有4.2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其海岸线总长
两省的公报均承认,入海污水主要是工业污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入海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部分海域沉积物受汞污染。以浙江为例,30个排污口全年排放入海的污水量约为1.7亿吨,主要入海污染物总量约5.6万吨,其中CODCr(化学耗氧量)约3.1万吨,占55.4%。
浙江省公报显示,浙江海域2007年有73%未达清洁海域标准。其中重度污染44%,中度污染18%,轻度污染11%。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杭州湾、甬江口、象山港、椒江口和鳌江口等港湾和河口海域。
2007年江苏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7800平方公里,占全省海域面积的47.5%,比2006年增加427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区域略有减少,主要集中在滨海以北至海州湾沿岸海域。
江苏省一位不愿具名的海洋专家认为,江浙海域的严重污染更深层原因是两省沿海地区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对此,沿海的各级政府难辞其咎。
近年,江浙两省着力推进雄心勃勃的海洋经济战略。江苏提出建设“海上苏东”,沿海开发战略已出台;浙江省也有类似战略。上述海洋专家不无担心地指出,地跨两省的太湖在“先污染,后治理”模式下积重难返,从现在情况看,两省海洋环境正在重复老路。
11、杜邦郑州子公司 污染屡遭投诉却入围环保奖
在杜邦公司中文网页上,我们看到这样一份介绍,“杜邦视环保为己任,在经营活动中推行‘企业环保哲学’,积极支持环保运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参与环保政策的讨论与制订,并率先将这些关系到子孙万代的美好蓝图付诸于实际行动。”
杜邦1984年进入中国,距今已有20多年时间。目前,杜邦在华已拥有39家独资/合资企业。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杜邦在华企业环保业绩和可持续发展创新方面一直处于领导地位。杜邦是全球第一家追求"零目标"的企业,也因此荣获联合国环保奖项。杜邦在公司设立“环保奖”,鼓励全体员工投身环保事业。
正是这样一家有着悠久历史并且处处标榜“环保”的企业,在2008年却没有管好自己的“排污口”。在公众环境与研究中心“中国水污染地图”及“中国空气污染地图”上可以看出,在国际上享有“环保” 美誉的杜邦,其在华企业却屡因环境污染而遭投诉,并被当地环保部门处罚。
2008年度“杜邦全球可持续发展卓越奖”入围案例之一的杜邦郑州蛋白有限公司:因废气、噪声、粉尘污染问题,遭群众多次投诉。
据《河南日报》报道,
另据《河南商报》报道,
然而,正是这么一家屡因环保问题遭投诉的企业,却入围了2008年度“杜邦全球可持续发展卓越奖”。
杜邦郑州蛋白有限公司为美国杜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02年5月在中国郑州设立,目前主要从事大豆分离蛋白高端产品的生产和开发经营。
宁波杜邦帝人鸿基薄膜有限公司:PH、COD超标,污染环境
处罚文号为“甬仑环罚字[2008]第26号”的公告显示:宁波杜邦帝人鸿基薄膜有限公司将设备、管道清洗废水排至中和池,经简单中和后,通过软管泵至下水管道排放,经采样分析PH、COD超标,污染环境,被处以罚款人民币叁万元整。
宁波杜邦帝人鸿基薄膜有限公司是由美国杜邦、日本帝人、佛山杜邦鸿基薄膜有限公司合资创办。主要从事聚酯薄膜的制造。
杜邦公司背景资料
杜邦公司是一家以科研为基础的全球性企业,提供能提高人类在食物与营养,保健,服装,家居及建筑,电子和交通等生活领域的品质的科学解决之道。杜邦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多达200余种,从农药到衣服纤维、从汽车配件到家庭用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来源: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