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全国海洋宣传日:“海洋与奥运”
2008-07-19

    为进一步增强全民族海洋意识,国家海洋局决定,从2008年开始启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海洋宣传日”时间定为每年的7月18日。今年“海洋宣传日”的主题是“海洋与奥运”。

为何要设立全国海洋宣传日

  海洋是人类共同的财产。1993年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第17届大会上,葡萄牙政府代表团提出建立国际海洋年的建议。根据该建议,大会通过了一项关于号召各国共同举办国际海洋年的决议,并向联合国大会提请建议。联合国认识到海洋、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和海洋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994年12月,在联合国第49届大会上通过了这项由102个成员国发起的决议,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

  在这项决议中,联合国要求世界各国做出特别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庆祝和宣传活动向政府和公众宣传海洋,提高人们的海洋意识,强调海洋在造就和维持地球生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保护海洋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性,保持海洋的持续发展和海洋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海洋国际合作。

  1997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将“海洋——人类的共同遗产”作为“国际海洋年”的主题的建议,并将7月18日定为“世界海洋日”。“98国际海洋年”以及“世界海洋日”成为世界各国加快进军海洋步伐的一次全方位行动。

  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已经设立与海洋有关的节日。日本自1941年起,便规定7月20日为“海洋纪念日”。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日本国会立法将每年的7月20日确定为海洋日。另外,日本还将每年的7月27日定为蓝海节。届时,日本沿海都市都将举办蓝海节,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海洋工作者。英国则将8月24日定为英国海洋节,并邀请各国参加。每年的5月22日是美国的海运节,以示纪念蒸汽“萨凡纳”首次横渡大西洋这一壮举,并且一直沿袭到现今。另外还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定于哥伦布日,以纪念哥伦布在美洲新世界登陆。除此之外,安哥拉的渔民岛节、菲律宾的捕鱼节、巴西的海神节、希腊的航海周等世界各国举办的海洋节日活动,都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我国有的沿海地方,每年也都将举行隆重的海洋节日。每年7月,中国青岛都将举行青岛海洋节;浙江省象山县每年也都将举办开渔节;中国海洋文化节也已在浙江岱山县已成功举办了3届。如今,为进一步增强国民海洋意识,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打下坚实基础,促进我国海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设立一个全国性的海洋节日,实现全民参与、全民关注,成为海洋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务。

  早在1998年国际海洋年期间,我国政府就积极参加国际社会为迎接1998国际海洋年而举办的各类活动,发布《中国海洋政策白皮书》,并开展了系列宣传工程。国家海洋局与多部门联合主办了“98国际海洋年”大型宣传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今年正值“98国际海洋年”十周年,为落实中央领导指示和《纲要》精神,国家海洋局决定,从2008年开始启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并将时间定于每年的7月18日,目的在于通过连续性、大规模、多角度的宣传,以全民参与的社会活动为载体,以媒体宣传报道为介质,构建海洋意识宣传平台,主动传播海洋知识,深刻挖掘海洋文化,引导舆论关注海洋问题热点,促进全社会认识海洋、关注海洋、善待海洋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显著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

来源:国家海洋局

相关阅读:

广东近海污染状况调查 四大危害后果严重

雷洲湾硇洲岛海边,生活垃圾污染严重,一片白色的塑料饭盒对海洋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核心提示

  一项调查表明,广东传统海域的400多种海产品目前仅发现200来种。广东最大的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广州市黄沙水产品批发市场,天然海产品产量及品种仅占该市场的10%左右。据调查,海产品价格也随着量的减少而逐年上升,今后市民也将面临着吃海鲜越来越贵的局面。
   究竟是什么东西让博大的海洋资源出现逐年减少现象,有关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挽救及保护海洋资源。近日,本报记者连日深入到粤东大亚湾、粤西雷州湾等海域进行调查,亲身聆听海洋的哭泣与呐喊!

  污染 赤潮所过处不留一个活口

  自1998年以来,广东省海域发生赤潮事件59宗,赤潮所到之处不留一个活口,对渔业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8月19日傍晚6时,本报记者在湛江海洋渔业监督局采访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