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古老的一只“鸟” 距今已有2.35亿年
2008-07-19
    经研究后认为它们出现在晚三叠纪时期,即2.35亿年到2亿年前,早于侏罗纪恐龙时期8千万年,还早于已知的最早的鸟类——始祖鸟。

 

史前会飞的爬行动物——孔耐蜥

网易探索7月17日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英国古生物学家近期揭开了一种会飞的远古爬行生物的神秘面纱。这种生物距今已有2.35亿年。

这种名为孔耐蜥(Kuehneosaurs)的生物背上长有鳞状翅膀,可飞行超过30英尺的距离,它们通常生活在欧洲亚热带森林里。专家称,这种酷似蜥蜴的爬行生物体长最长可达2英尺,但更有意思的是脖子底部那些粗粗的肋骨。有专家解释说说,这样的骨头表明在膜状翼附近有着强健的肌肉,这将让它们在空中拥有更多的机动性。

由于科学界一致认为鸟类是由5千万年前的爬行动物演化而来,这使得孔耐蜥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种“鸟”。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在英国布里斯托尔附近就首次发现这种早已灭绝的生物化石。经研究后认为它们出现在晚三叠纪时期,即2.35亿年到2亿年前,早于侏罗纪恐龙时期8千万年,同时还早于已知的最早的鸟类——始祖鸟——5千万年。不过科学界从未针对这种生物的飞行能力做任何相关的科学研究。尽管过去有科学家认为,这种身上长有类似翅膀状肢体的生物理应具备飞行的能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而迟迟未能作出进一步论证。

直到今年早些时候,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Bristol University)的专家们才对已发现的两种孔耐蜥化石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研究。他们首先制造了与实物大小相当的模型,然后采用测试飞机的技术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证明这种生物的确具备飞行的能力。这一发现已刊登在本周由古生物协会出版的期刊上,这将改写有关会飞爬行生物进化的历史。

指导这一项研究的德国古生物学家科恩-思顿(Koen Stein)说:“一开始我们都认为孔耐蜥不会飞,因为以往还没有一项研究对此做出明确阐述,因此我们决定先造一个模型,再在布里斯托尔大学航空工程系里用风洞实验技术对它进行测试研究。试验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这种生物不仅会飞,其飞行技术还相当娴熟,能够很轻易地从9米高的树上飞到地面。”思顿及他的同事们为了使测试结果更加精确,曾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这种生物模型上的鳞状翅膀。他们将做好的模型悬挂在风洞上,再对着它喷射热气。这样的模拟操作使这些科学家们能够了解到这种生物飞行时空气流动的状况,并测量出它们为觅食或躲避天敌而在树间滑翔的距离。不过,思顿也承认这样的研究操作不是次次都能做到百分百精确。他说:“我们原本还在模型上安装了蹼状的四肢,并在两腿之间额外添加了一块皮膜,不过在随后的实验中,这些东西反而成为累赘,据此我们推测孔耐蜥的身上很可能并没有这些东西。”

来自布里斯托尔大学地球科学系的教授迈克尔-本顿(Michael J Benton)说:“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时代中的生物及其发展的科学,旨在全面地研究古代生物的形态、分类、生活方式、生存条件和地史分布等,同时还阐明生物进化发展的基本途径和规律。此次与航空工程系的合作使我们相信利用模型和数据分析来进行试验研究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而通过这种研究手段使得孔耐蜥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种“鸟”,这将改写有关会飞的爬行生物进化的历史。(小尔)

来源:网易探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