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洋的野马之恋
2008-07-15

刘希嘉在记录她和弟弟认养的两匹普氏野马马驹的生活情况

刘希嘉近距离观察野马的生活情况

7月8日,野马中心工作人员张赫凡(左)为刘希嘉颁发《普氏野马认养证书》

    乌鲁木齐在线讯(实习记者邵兵摄影报道)7月7日凌晨5时左右,在98号普氏母马的努力下,一匹漂亮的小马驹出生了,它被17岁的美籍华人少女刘希嘉认养,通过连续一周的跟踪观察,刘希嘉见证了98号母马临产前后的变化和这个小生命的出生。当日,央视记者的镜头也记录了小马驹出生的一刻。

    在原籍新疆的母亲安排下,7月1日,刘希嘉来到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野马中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在这里,由于接触并认识了野马,了解了野马保护工作的困境,她为弟弟也终身认养了一匹小马驹,加上她小姨认养的,他们一家已与4匹普氏野马成为终身的朋友。

    结缘

    暑期实践锁定野马

    7月8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野马中心,在马圈里看见一个女孩正在全神贯注地观察野马,仿佛她的世界里只有身边的这些神态各异的野马。

    野马中心的工程师张赫凡介绍,这个17岁的女孩叫刘希嘉,是一名美籍华人,是专程来这里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已经和野马相伴生活了一周。

    凑巧的是,当天上午,刘希嘉的母亲陶青女士也来到这里看望女儿。陶青告诉记者,她是新疆人,丈夫是天津人,两人移民美国后居住在弗吉尼亚州,女儿刘希嘉在当地的一所高中就读,夫妇俩还有一个不到10岁的儿子。

    陶青坦言,让女儿来新疆与野马相伴过暑期,就是想让在优越环境中生活惯了的女儿体验一下艰苦的生活,增强女儿保护野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对此,刘希嘉说,因为她的小姨今年已经认养了两匹野马,母亲认为让她来这里社会实践是个不错的选择。

    张赫凡记得,7月1日中午,刚跟母亲来到野马中心的刘希嘉,就提出要去马圈看野马,就像急着要和好朋友打招呼一样。

    在张赫凡看来,自己平时观察野马时都会觉得单调枯燥,在马圈待不多久就想回来休息,可刘希嘉一进马圈,就能安静的观察半天。

    “那个小马太顽皮了,那天下午,我蹲在地上看它们吃草,它偷偷走在我后面啃了一下,不过没弄疼我。”在马圈里待了一天,回到宿舍后,刘希嘉要做的就是写观察日记,因为她的汉语不是很流利,她不得不用英语记录。

    相知

    重点盯梢野马妈妈

    渐渐地和许多野马混熟了,刘希嘉觉得每匹野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情感和个性:有匹小公马爱在镜头前露脸,而那匹最老的母马则喜欢“暗脚踢人”……

    “当时想不通为什么要来这么遥远的地方,真的很不情愿。”她说,但等亲眼见到野马后,发现它们并不是照片中的那个样子,而是一个个有个性和灵气的动物。于是她决定认养一匹自己亲眼看到出生过程的小马驹。刚好,98号野马快要做妈妈了,张赫凡就让她重点观察这匹野马。从那时起,刘希嘉开始重点盯梢这匹大肚子的野马。

    那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的记者正好在野马中心拍摄,当看到刘希嘉每天与马朝夕相伴时,还特意为她安排了一个片段。

    让刘希嘉出丑的是,虽然和野马混熟了,但是第一天跟踪98号野马还是给跟丢了,“怎么有两匹一模一样的马呀?”从正面瞅,从侧面看,半天愣是没分辨出来。情急之下看了一眼马屁股,才看到两匹马不同的编号。

    刘希嘉试着靠近98号野马,它似乎没空理她,自顾在旁边吃草,吃饱了又过去痛饮一番,然后卧倒在地上打盹、休息,把她晾在一边。

    见证

    “漂亮公主”夜里诞生

    第三天,当刘希嘉想要靠近98号野马时,它却远远地躲开了,它还和其它野马保持着距离。

    忽然,留神观察的刘希嘉看到98号母马的乳头正在滴奶。“她要当妈妈了!”刘希嘉根据这几天学的知识判断。可是,此后的三天,一直不见98号野马有新的临产征兆。

    7月7日凌晨5点左右,98号野马独自躺倒在马圈里,神情很痛苦。刘希嘉和跟踪拍摄的央视记者一直守在它的附近,等待小马驹出生。

    98号野马四肢伸展向右侧躺在地上,一次又一次做着努力,在它不懈的努力下,露出了小马驹被胎衣包裹的前蹄,伴随着它的一次次阵痛,渐渐露出了小马驹的头,随着它最后一次拼尽全力,小马驹的整个身体出来了。

    央视记者的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过程,而刘希嘉也亲眼目睹了一个小生命的出生。

    刚出生的小马驹眼睛还没有睁开,就挣扎着想站起来。十几分钟后,它终于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这时,98号母马也站了起来,连接着它和小马驹的脐带也自然断开了。

    小马驹身上的胎衣被母亲舔舐干净了,这是一个漂亮的小公主。

    尽管之前给小马驹想了好几个名字,可等刘希嘉亲眼看到这么漂亮的小公主时,她却迟疑了,一时又不知该起什么名字好,以至于小马驹出生后的好几天里都没有名字。

    “它要是有个伴就好了。”在想名字的时候,刘希嘉又帮弟弟认养了一匹几天前出生的公马驹,算是给自己认养的小公主做伴。

    17岁的刘希嘉说,她有一个愿望:暑期结束回到美国后,她能够像一名野马专家一样,向周围更多的人呼吁,认识野马,保护野马,从而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

    “我不怕别人说我的社会实践有多糟糕,我会告诉他们这一切确实很有意义。”说出这句话的刘希嘉显得有点调皮,毕竟她还是个孩子。

    □背景

    期望更多人认养野马

    普氏野马俗称“蒙古野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马科的纯血种。1876年,沙俄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北部猎获了野马标本,将之带走,这种野马遂被命名为普氏野马。此后,因为欧洲各国探险家更为疯狂的盗猎,致使野马在野外灭绝。从1985年开始,中国先后从德国、英国和美国运回了18匹圈养的野马进行繁育,并在新疆建立了第一个野马繁殖研究中心。

    目前,全世界野马数量不超过1500匹,中国不超过300匹。野马因此被视为比大熊猫还要稀有的野生动物。

    如今,对野马中心来说,随着野马种群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费短缺成为制约野马保护和研究的主要问题。为多方筹集资金,唤起社会对普氏野马的关注,拯救这种濒危的动物,自2005年5月起,野马中心前后举办了3次野马认养活动,至少已有100余匹野马被社会各界认养。任何单位、集体、企业、个人,交纳2000元就可将一匹普氏野马认养一年。

    野马中心主任曹杰介绍,野马的“生活费”靠国家拨款一部分、自治区支援一部分,社会资助一部分。野马中心目前野马存栏119匹,今年推出的100匹供认养的野马,除了繁殖增加的,还有前两批认养到期的。截至目前,只有7匹野马被认养。

    张赫凡对今年的野马认养活动的进展并不乐观:“单靠现场认养,很难完成认养计划。”这项活动只针对前来野马中心的游客,因为野马中心刚刚对外旅游开放,还没有打出名气,游客不多,以至于认养野马的情况很不乐观。

    张赫凡期望,通过认养活动,能动员和号召全社会都来关注野马,还能呼吁政府相关部门把拯救野马工作列入重点保护物种的工程之中,只有这样,野马拯救工程才能够圆满完成。

    □链接

    七匹野马认养记录

    记者了解到,今年被认养的7匹野马中,4匹是由刘希嘉一家终身认养,其他3匹的认养者都在首府:23号野马的拟人卡通形象被命名为“新新”,作为第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吉祥物,它被大赛主办方认养。新疆把“保护野生动物,建设和谐家园”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此次大赛“科学与梦想”系列主体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乌市高级中学老师李树华和她的参赛项目小组认养了野马“皇后”一年,该组的项目是“放归普氏野马遗传多样性近交系及登记序列的研究”,她希望通过让学生真正接触、认识野马,参与保护野马的活动,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另外,乌鲁木齐华格酒店用品有限公司也认养了一匹野马,期限为一年。

来源:天山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