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与大熊猫“盼盼”有亲缘关系的占到17%。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专家魏荣平指出,这对从整个种群的长效管理来说是不利的,因为“盼盼”的基因在这个种群里面太多的话,其他个体的基因得不到表达,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就会减少。
近亲繁殖的结果不光是影响大熊猫的基因表达,而且容易造成死胎、幼仔的生存力都会下降,也违背了人类繁殖大熊猫的初衷。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主任高更更呼吁,要把所有圈养的大熊猫看成是一个整体,看成是一个种群,这样让它们互相之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合作繁殖,这个单位的调到那个单位,互相之间血缘有所交换,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野外大熊猫基因的这种多样性。
圈养大熊猫之间的“换亲”得到了国家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过去存在的一些界限正在逐步被打破,不少研究单位开始展开合作与交流。
国家林业局野保司处长刘德望表示,从我们来考虑,我们要鼓励和推进各个大熊猫圈养单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对整个大熊猫种群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魏荣平希望,“换亲”做得更广泛、更深层一些,除了对精液的交换、食物的交换,大家可以打破界限,把繁殖个体集中在一起,通过这样一个途径,更能把熊猫的繁殖做好。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濒危的物种之一。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野生的大熊猫仅存1590只左右,大部分生活在中国四川盆地周围的群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