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可增长空间已经很小
从1998年起,北京开始分阶段实施控制大气污染措施。昨日,市环保局副局长裴成虎介绍,北京地区受不利气象条件、“簸箕”状地形和城市“热岛”效应等方面的共同影响,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和清除,特别是在出现静稳天气的气象条件下,容易形成高浓度的污染天气。去年市区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浓度为142微克/立方米,超过国家标准42%.
此外,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臭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005年市区有57天臭氧浓度超标。而臭氧超标可能导致光化学污染。
环保局的另一位副局长杜少中直言,“完成今年的蓝天任务相当困难。”他说,今年北京的蓝天任务比去年多了8天,但今年前两月的蓝天却比去年少了12天,这意味着在剩余的10个月里,平均每个月都要比去年同期多2个蓝天,可去年后10个月平均蓝天数都在20天以上,增长的空间已经很小。
截至昨天,今年北京的蓝天数仅为44天,占总天数58.7%,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1天。
重点排污单位将安监测器
今年在一些车流比较大的重点路段,除了交管部门的摄像头和雷达外,还将增加环保部门的尾气自动遥测系统。裴成虎说,目前市环保局正在研究具体方案,今年将试点并逐步推行,监测点的数量可能达到几十个。“监测点主要在道路两侧,车辆经过后,它就能马上测出其尾气是否超标。环保部门可据此进行处罚。”据悉,监测点的设置初步确定以四环以内的一些重点路段为主。
除了道路要装监测器,一些重点的排污单位也将安装连续监测的系统,200多家排放污染物较多的企业,在10月底之前都将安装上这个系统,而且与环保部门联网,随时都可以检查其排放是否超标。
四环内工地不许搅拌砂浆
在昨天公布的治理措施中,北京的五大电厂,也是主要的排污企业,华能、高井、京丰、京能和首钢电厂,其脱硫设施在年底前都要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而自7月1日起,北京炼焦化学厂要进入停产程序。
自4月1日起,四环路内的建筑工程全部都要使用预先搅拌的砂浆,减少现场搅拌产生的扬尘。
此外,顺义、通州、亦庄三个新城要完成区域环境评价,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和措施。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