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阵痛还要持续多久?
2008-06-12
由国务院颁布的“限塑令”已于6月1日开始实行。这一旨在杜绝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法令,究竟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当环保新政策遭遇大众消费习惯,谁将是最终的胜出者?

    记者日前走访超市、商场、集贸市场发现,不知不觉中,“限塑令”已经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而其产生的阵痛也随之而至。

6月2日,工商执法人员正在青岛市南区生活家农贸市场内检查。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图为广州一家具商场的塑料袋明码标价,收取费用的广告。中新社发 谭允 摄

    “限塑令”实施喜忧参半

    这两天,南京市民王桦每天都带着菜篮子到超市买东西。她告诉记者,这个菜篮子是她刚买的,以前超市都会提供免费的塑料袋,买多少东西都很方便,但现在不行了,塑料袋要收钱了,自己买个菜篮子“既省钱,也比较环保!”

    和王桦一样,从6月1日起,很多南京市民到超市买东西时都带上了菜篮子或是环保袋,有的市民甚至带上原来家中有的塑料袋。记者在南京沃尔玛、苏果、家乐福等大型超市看到,和以前清一色的塑料袋相比,自带布袋和环保袋的顾客多了很多。随处可见的“限塑令”宣传标语、不断提示的广播、收银员耐心的解释,使得卖场销售秩序井然。

    “公司建立了塑料袋进货、销售的完整台帐,所有的售货小票都列支了塑料袋金额。”沃尔玛华东有限公司事务经理陈宏文告诉记者,这几天环保购物袋十分走俏,基本上一上架就销售一空。为了培养市民的环保意识,沃尔玛超市还推出了“购物满38元送环保袋”的促销活动。

资料图片

    南京华润·苏果购物超市中山北路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宣传充分,很多市民都自觉自备购物袋。“1日上午共1000多名顾客消费,没有发生一起因塑料袋收费引起的投诉。”

    为了督促超市、农贸市场等严格执行“限塑令”,南京市工商部门也加大了执法力度。记者了解到,“限塑”首日相对比较平静,工商管理人员也没有开出罚单。可在“限塑”的第二天,即6月2日,南京市江宁区工商分局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成法百货超市向顾客提供的是他们一直使用的超薄塑料袋,厚度明显没有达到标准规定的0.025毫米。而在超市的收银台旁,还堆着一捆粉红色超薄袋,收银台旁还有一行价格:小号0.1元、中号0.2元、大号0.3元。江宁区工商分局随即对其进行查处,暂扣了4.6万只超薄塑料袋,并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限塑令”阵痛何在?

学田湾农贸市场内菜贩仍免费提供塑料袋 记者 钱波 摄

5月25日,塑料袋在天河棠下肉菜市场随处可见。记者王翔 实习生 黎湛均/摄

    面对“限塑令”,我们准备好了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限塑令”面临诸多阻力。

    和相对比较规范的超市、大卖场相比,农贸市场在塑料袋是否合格、是否收费方面显得很是混乱。记者在位于南京市新街口地区的羊皮巷菜场发现,这里几乎所有的摊贩仍在使用绿色超薄塑料袋。当记者问一名摊贩:“不是不让送免费塑料袋了吗?”该摊贩却振振有词:“我这是方便老百姓啊,不给塑料袋他怎么买菜呢?” 在瑞金路农贸市场,这里的经营者也在免费提供超薄塑料袋。

    在南京市进香河集贸市场的蔬果区,摊主徐成凤告诉记者,“限塑令”是好的,但是现在人们还没有养成自备购物袋或购买塑料袋的习惯。“今天一早上跑了近10笔生意,本来价格、品种都谈好了,顾客一听还要多收0.5元袋子钱,扭头就走了。”

    由于忘了自备袋子,很多市民买菜时也感到不便。记者1日下午在南京羊皮巷集贸市场看到黄女士时,她左手托着3个西红柿,右手抓着一把青菜,胳膊上还夹了2根黄瓜。“我都是下班回家途中顺便去趟菜市场,自备袋子太麻烦,买塑料袋又嫌贵,只好将就着拿了。”采访中,一些市民对“限塑令”带来的不便颇感不快。“都是塑料袋,原来不要钱,现在却要收钱。如果真是要环保,为什么干脆不禁止使用塑料袋?”

免费塑料袋曾经在超市中被广泛使用 记者 钱波 摄

    事实上,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消费者来说,“限塑令”似乎显得无能为力。“‘限塑令’对我们根本没有任何影响,”采访中,一些消费者向记者表示,平时生活中,他们已经用惯了塑料袋,一个塑料袋才几毛钱,多买几个也无所谓。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集贸市场提供的塑料袋五花八门,标价也不规范,很多只标了塑料袋价格,却没有标明“品名、产地、规格、单位”等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比农贸市场更难管理的是那些零散的早餐点、水果点。正如一位流动早餐点的经营者所说:“一份早饭才卖一两块钱,总不至于还要再收别人几毛钱的塑料袋钱吧?再说,用质量好的塑料袋来装早饭,其实也是一种浪费。”

资料图片:在成都一家超市,收银员用纸袋为顾客装购买的商品。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限塑”后,居民们用什么装垃圾,也是“限塑”所面临的难题。在南京凤凰花园城小区,记者察看小区的垃圾桶时发现,里面依然塞满了用各种超薄塑料袋包装的垃圾。由于“限塑令”才刚刚执行,一些居民表示,目前仍在使用遗留的普通塑料袋。“不用普通塑料袋,垃圾装哪里啊,总是靠买塑料袋来装垃圾,这也太浪费了!”一位姓王的居民这样说,“何况现在都要求垃圾袋装化,不允许零散倾倒呢。”

    除了“限塑令”有明确规定的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外,一些餐饮零售行业也成为争议的焦点。记者1日走访发现,南京的肯德基等洋快餐以及饭店的外卖等仍在免费提供塑料袋。一些餐饮商家表示,没有接到“限塑令”的相关通知。

    南京市商贸局行业管理处处长徐震中认为,虽然“限塑令”没有明确指出餐饮行业包括其中,但从节能环保角度出发,餐饮行业外卖食品的外拎塑料袋应该符合相关规定,并且要收费。

 "限塑令"阵痛还要持续多久?

 

    江苏省工商局市场处消费品监督科科长李强表示,由于执法力量有限,他们目前还没有能力来监管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如此多的场所,因而,近期指望"限塑令"能全面落实,基本不可能。"这需要工商、物价、商贸、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长效机制,促使社会形成共识。"

    对于农贸市场、分散零售场所的管理,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朱晓东表示,相关部门应该出台更加人性化的规定。比如,在一些大的集贸市场,尝试提供环保袋、菜篮子的租赁服务。"事实上,"限塑令"刚刚推行,不能指望其覆盖所有领域,否则将导致'有限执法'的窘境。"

    徐震中认为,"限塑令"不在于告诉消费者,你要多掏钱了;而是要让消费者意识到,如果少用塑料袋,你不但可以省钱,而且环保。因而,除了坚持有偿使用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向公众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之重,节省使用塑料袋的真实意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市民自带环保购物袋进超市 首席记者 史宗伟 摄

5月29日,青岛一小商品市场工作人员正在为顾客分发环保布袋。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要想"限塑令"发挥作用,一系列配套措施必不可少。朱晓东表示,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坚持"限塑",但前提是建立了完善的回收体系,而且根据垃圾种类不同,分装垃圾的塑料袋也有颜色区分,并全部采用可降解塑料。但我国的"限塑令"刚刚实施,很多配套措施都没有到位,这会阻碍"限塑"发挥应有的作用。"限塑令"的根本用意在于消除"白色污染",这要求政府不能"一限了事",而应在"限塑"的同时,建立起垃圾回收体系,至少应设置足够的垃圾回收设施,让"限塑"的作用落到实处。

    南京物价局检查分局副局长龚平告诉记者,连日来,不少医院打来电话询问,医院在不在"限塑令"规范范围内?他们的答复是,现在还没有明确规定,但鼓励医院加入"限塑令"行列。"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的实施细则,一旦出台,将会使'限塑令'更具操作性。"

    "'限塑令'的最终目的是要推进全社会逐渐养成环保意识,"朱晓东认为,"限塑令"的实施必将是"循序渐进"的,是政府、商家、公众三方相互协调、共同提高的过程。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