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脑含有700多种化学材料,其中一半是对人有害的;
一个纽扣电池泄漏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基本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用量;
电视机显像管含有易爆性废物,电视荧光屏含汞,阴极射线管、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和塑料外壳等都含有毒物质。一旦进入土壤会严重污染水源,最终将危害人类、植物和微生物,还会对儿童的脑发育造成极大的影响;
电冰箱的制冷剂和发泡剂能破坏臭氧层;
一滴残墨能污染60立方米的水源;
一个硒鼓能产生100克有害粉尘进入环境;
……
“垃圾堆”里有毒的“来钱道”
“回收旧冰箱、旧彩电、洗衣机、热水器……”,每次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家住沈阳市沈河区三八里小区的陈松都不免心犯嘀咕,“这些旧家电能有什么用呢?”
不止是报废的家用电器。近日记者到沈阳市三好街,在不到100米的距离内连续看到3位持有“高价回收废旧手机、硒鼓、墨盒”广告的小贩,一见有行人路过就招揽,“卖手机吗?高价回收!”“除了手机外,其它的还回收什么?”记者问其中一位中年小贩。这位小贩告诉记者,“废旧手机、电脑、相机、打印机的硒鼓、墨盒、MP3、MP4,我们都回收。”“这些东西被回收后都去哪儿了?”小贩笑着说,“再利用呗,主要替别人收,有公司到我们这里拿货。”
“别小看这些电子垃圾,它里面藏着‘钱’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电子垃圾实际上浑身是宝,关键看如何处理。
电子垃圾赫然成为隐藏着巨大利润的产业。
“科技肿瘤”
资料显示,我省目前也已经进入电子产品淘汰的高峰期,每年有大量电子垃圾产生,其中绝大部分通过街头小贩流入拆解处理工厂。
“现在电子垃圾回收拆解市场还很不规范。”省人大代表栾明拥表示,由于这个行业的进入门槛极低,市场中绝大部分电子废物都是被游走于大街小巷的小商贩收走卖给一些没有任何资质的拆解作坊或者流入农村,后者在使用中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辽宁大学环境学院一位教授告诉记者,电子垃圾的成分中富含贵金属,包括金、铜、铝等物质,电子垃圾经过分类、熔化和萃取后可以得到这些贵金属。但是在熔化时,铅、水银和镉等有毒物质也会大量释放到空气、土地和水中,造成二次污染,被称作是“科技肿瘤”。
废旧电子产品如果拆解不当,会使电器里的放射性和重金属元素等泄漏,严重污染环境;有的回收者将拆解下来无法利用的废家电零件直接扔掉或焚烧,也将严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体;有一些人为了把旧家电中的金、银、铂等贵重金属提炼出来,采用硫酸浸泡、火烧等操作,所产生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又进一步污染了环境。而对于那些完全失去利用价值的电子垃圾,简单采用传统的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理,对环境、土壤的破坏是难以估量的。
沈阳市环保局固废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非法电子垃圾处理者先从产品中拆下有用的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再用酸洗的方法提炼出贵重金属,牟取利润,然后将其它元器件不经任何处理地随意焚烧或填埋。
“有法可依”只是第一步
“知道国家现在出台了一个关于防治电子垃圾的管理办法吗?”采访中,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人都摇头表示“不知道”。“就听说为了防治‘白色污染’,超市的塑料袋将有偿使用,没听过你说的那个什么办法!”三好街上一位回收废旧手机、墨盒的小贩对记者说。
由国家环保总局制订的《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今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对于无照经营、擅自处理电子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办法》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取缔,没收工具、设备等,还可处以最低5万元、最高50万元的罚款。
记者发现,虽然《办法》提及了相关各方的责任,但仍有不清晰之处。如《办法》规定:“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和销售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回收系统,回收废弃产品或者设备,并负责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储存、利用或者处置。”但生产者、进口者和销售者的义务放在一起没有做区分,究竟谁负责回收?所谓的“回收系统”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这些均需出台补充实施细则以加强可操作性。
据了解,目前国家正在制定《废弃电子产品处理管理条例》,“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度”是该条例的重要内容。所谓生产者责任制,即电子产品生产者要对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负责。
现实触目惊心,怎么办
近日,记者对沈阳市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只有一家通信企业开展回收活动,并对主动对废旧手机、电池进行回收报废的市民提供一定的服务,以鼓励这种行为,而在更多销售手机的企业中,却没有设立专门的废旧手机、电池回收机构。
在今年年初的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栾明拥代表曾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垃圾回收利用制度的建议》。栾认为,电子垃圾缺乏监管、无序回收、污染严重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政府应该从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的角度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改变当前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无序状态。
采访中,多位人大代表都表示,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便捷完善的电子垃圾回收体系和专业化的初步分拆分类基地对于防止电子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非常重要。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和扶持建立规范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和集散市场。
还有人大代表认为,应该实施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经营许可证制度,规范电子垃圾的收集、流向和处理,取缔无证回收和处理网点。运用法规、行政、经济处罚等手段限制电子垃圾的流向,使收回的电子垃圾流向具有资质的回收处理企业,避免地下作坊式的工厂造成环境污染。
电子垃圾之毒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许若干年后,这些“电子毒瘤”之害,会成为环境“炸弹”!
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对建立电子垃圾回收制度进行研究,最终我省将出台怎样的制度,还需拭目以待。
链接——国外如何处理电子垃圾
美国:在政府的倡导下,电子产品的再循环利用在美国政府、生产厂商和消费者中有着较好的认同。长期发展中,电子垃圾拆解已形成完善的专业市场分工,有专门的拆解公司和电路板回收公司。设计既容易回收,又对环境损害较小的电子产品,也已成为一些知名公司的研究重点。据了解,美国电子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可达到97%以上。
德国:面对数量庞大的废旧电器,德国根据欧盟的相关指令制定了本国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法》。从2005年8月起消费者可免费将诸如废旧电脑、电视机及电冰箱等家用电器送交社区回收点,由电器制造商统一处理。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德国政府规定了制造商对其设计、制造和销售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进行收集、再使用和处置所承担的义务,以促使制造商开发绿色家电。
日本:日本制定了《家用电器回收法》,并已从2001年4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这项法律,家电生产企业必须承担回收和利用废弃家电的义务,家电销售商有回收废弃家电并将其送交生产企业再利用的义务。而消费者在废弃大件家电时,则需要交纳处理垃圾的费用。
来源:辽宁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