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两年 千里汾河清水复流
2008-06-04
 

投资106.02亿元,惠及1315万百姓……“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启动


本报5月27日讯 (记者 岳威 康东海)碧水蓝天,绿树环绕,夏季在河畔的微风中听蛙叫蝉鸣,冬天看银装素裹雪覆大川……今日,省委、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勾画出了2010年后的汾河美景。为达到“716公里汾河河道恢复自然流水”,这一惠及汾河流域1315万百姓的目标,我省启动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并将在两年内投资106.02亿元。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沿河的百姓都指望着这条河。”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在今日的发布会上表示,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汾河由历史上的“泛舟之役”、“万木下汾河”和“流水哗啦啦”变成了“雨季过洪水、旱季没流水、平时是污水”的病态河流,成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的制约因素和全省人民的切肤之痛。


在源头对宁武县57个村、7200人进行搬迁,同时加强植被建设;在中下游整治河道宽度,建设人工湿地和生态防护林;在汾河入黄口加强堤防建设……在今日公布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方案》中,我省近期将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具体内容详见右稿),对河道以及周边环境的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保证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同时提出近期“四项整治重点”:汾河源头禁采区的11座矿井实行关停;太原市主城区全部退出采煤业;彻底取缔汾河源头和汾河沿岸3公里范围内污染企业和污染项目;取缔违法、违规、违章水源供应的自备井,加大地下水超采区关井限采力度。


我省还提出了包括“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完善用水价格体系”等在内的十项措施,从政策上进行支持。


通过以上措施,我省将在两年内实现汾河716公里河道恢复自然流水,达到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建设的近期目标。


整个修复还有中期(5年)、远期(10年)两个阶段,最终将通过修复植被、涵养水源,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十大建设工程


(一)汾河中下游河道生态修复工程(8项)

  汾河中下游河道整治疏浚项目


建设内容:整治宽度和清淤疏浚河道主槽,其中中游段规划河槽宽度80-120米,下游段规划河槽宽度80-100米。规划疏浚河道350公里;修建和加固险工控导工程208处/102公里;堤防加固70公里;堤基隐患处理45段/50公里;泥结石硬化堤顶路面440公里;拦河潜坝46道。工程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


汾河入黄口堤防下延项目


建设内容:下延汾河堤防工程,将汾河入黄口位置稳定在万荣庙前以下,彻底解决黄河对汾河下游的顶托倒灌问题。工程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


汾河人工湿地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在汾河中下游较宽阔的河滩上修建人工湿地,扩大水面,净化水质。共修建河道人工湿地21个,总面积2020万m2。工程2009年启动,工期两年。


调蓄工程清淤项目


建设内容:对汾河中游河道二、三、四坝调蓄工程的库区清淤和围堰堤防的加高加固、桥闸改造。工程2009年启动,工期2年。


兰村至柴村桥段整治项目


建设内容:利用二库下泄洪水充填砂坑,平整河床,恢复河道自然形态,修建人工湿地。工程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


其余三项由省水利厅协调指导实施:


支流河口整治项目


建设内容:对流域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的31个一级支流入汾口段进行整治。工程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水利厅协调指导相关市县政府实施。


太原城市水系循环项目


建设内容:引汾河水流经森林公园、迎泽公园、南沙河,再流入汾河,在太原市城区形成循环水系。工程2009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水利厅协调指导太原市政府实施。


风峪河河道治理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铅丝石笼跌水19座,铅丝石笼护堤4600米,浆砌石护坡2050米,水工砖护坡4450米,浆砌石堤防10.1公里,河道清理10公里等。工程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水利厅协调指导太原市政府实施。


(二)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4项)


干流沿线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


建设内容:(1)在汾河干流两侧山丘区建设谷坊500座、荒滩造地180公顷。由省水利厅协调指导相关市、县政府实施。(2)在汾河干流两侧贫困县营造生态防护林820公顷,经济林380公顷;修筑以小型淤地坝为主的淤地坝147座,生产坝350座,谷坊680座,荒滩造地76公顷。由省以工代赈办协调督促相关县(市、区)政府实施。


汾河干流植被建设


建设内容:建设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2.1万公顷,干流两岸各100米宽的护岸林带373.5公里,林网(带)0.36万公顷,封山育林0.7万公顷。同时,结合退耕还林后续扶持政策,支持发展经济林。由省林业厅协调指导干流沿线市、县及管涔山林局实施。


汾河流域湿地保护


建设内容:建设汾河上游、绵山、天龙山、云顶山、霍山等湿地保护区13个。由省林业厅组织实施。


汾河干流沿线草地治理


建设内容:围栏封育2.87万公顷,鼠害防治3.3万公顷,虫害防治6.4万公顷及青贮窖、饲草机械和舍饲养殖等封山禁牧工程配套建设。由省农业厅监督指导相关市、县政府实施。以上项目均在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


(三)流域地表水调蓄利用工程(6项)


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项目


建设内容:按大中小1∶1∶5比例在汾河干流两侧建设水土保持调蓄淤地坝100座,增加坝地480公顷。工程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水利厅协调指导相关市、县政府实施。


五马水库、松塔水电站、柏叶口水库、龙凤水库、石膏山水库等5个项目


相继于2007年、2008年及2009年先后启动,工期3-4年,由省水利厅协调指导相关市、县政府实施。 

  (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建设内容:拟建的10座和在建的14座污水处理厂土建工程及管网配套工程;按照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对已建成的17座污水厂提升改造工程。项目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建设厅协调指导相关市、县政府实施。


(五)工业废水达标治理及深度处理回用工程


未达标工业企业实现废水达标排放项目109个,42家企业实现达标回用,52家企业实现废水深度处理。项目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环保局协调监督相关市、县政府及企业实施。


(六)煤矿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工程(2项)


包括对禁采区关闭后的11个矿井矿区和限采区内7座煤矿地质环境进行修复治理。修复治理内容主要为采空区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治理面积约16.5平方公里。


两项工程分别于2008年、2009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国土资源厅协调监督相关市、县政府及煤矿企业实施。


(七)矿坑水处理及回用工程


涉及太原、忻州、晋中、吕梁、临汾等5市60多项,总投资约3亿元,按照“谁排放、谁处理”的原则,全部由煤矿自筹。项目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环保局协调监督相关市、县政府和企业实施。


(八)汾河源头移民复垦及开发工程(2项)


移民补助投资


对宁武县57个村、7200人进行移民搬迁。项目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扶贫办协调指导忻州市(宁武县)政府实施。


移民土地复垦及修复


对搬迁后的57个村址进行生态修复治理。项目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国土资源厅协调指导忻州市(宁武县)政府实施。


(九)河流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工程(2项)


主要支流和排污口水质监测


在主要支流、主要入汾污水排放口建立60个水质监测断面,对汾河中下游的水质进行全面监测。项目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水利厅组织实施。


水质监管项目


(1)汾河流域203家重点工业企业及41家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安装污染源泉自动监控设施。(2)新建东六度、温南社、南姚、南关、站里5个市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3)完善汾河全流域监督性监测能力建设和完善县级执法监察、应急、通讯等装备,对100个排污口进行规范化建设。项目2008年启动,工期两年,由省环保局组织实施和协调监督相关市、县及企业实施。


(十)汾河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改造工程


实施配套改造面积78.3万亩,完成斗、农渠道整修64万米,完成建筑物9268件,干支渠防渗15公里,改造渠系建筑物80处。工期两年,由省水利厅组织实施干、支渠及其建筑物的改造,协调指导相关市、县政府实施斗农渠及田面工程。

 

来源:山西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