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资引水却不能生养鱼儿 白洋淀成了“酱缸”
2006-03-21

岁岁污染今又污染,死鱼事件重现白洋淀。同样的时节,同样的情景,大面积死鱼事件曾经在2000年出现过。

  3月11日中午,记者从白洋淀东岸偏南、河北省任丘市七间房乘渔船下淀,行至安新县采蒲台村时,发现水面泛出灰黑色。自采蒲台村向北行驶,水的颜色越来越深。当渔船行至圈头乡东街村附近时,水面已变成了酱油色,白色泡沫持久不散,散发着臭味。张庄子一带水域,大量的野生死鱼漂浮在水面上,放眼望去,白花花一片。

  “我在8个大围栏内养的草鱼和花白鲢全都死掉了,估计有1500多斤。”东街村村民张喜报痛心地说。污染是从去年冬天开始的,张喜报那时就发现,从凿开的冰窟窿里向上冒着黑水,不断地有死鱼漂浮上来。张喜报当时就觉得不妙,但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冰化完后,鱼已经全部死光了”。

  在东街村经营饭店的夏佳宾告诉记者,他在水里养的不少大鱼前不久全死了。“捞了两条鱼做菜吃,吃出一股农药味。”“我们村受损最严重的一个养殖户,损失了近20万元,死鱼整整捞了3天。”

  “污水太厉害了!不光是鱼,就连水簸箕、水草等水生物也都难逃厄运……”村民张万通告诉记者。与村里其他养殖户相比,张万通算是幸运多了,他养的鱼用堤坝围着,仅从一个缺口里进去一些污水,鱼死了一半。“越往北越严重,张庄子的鱼几乎全都死光了。”

  淀水污染不仅给安新县造成危害,也殃及白洋淀东岸任丘市的水产养殖户。记者在任丘市的七里庄、李广村了解到,两个村14家的水产养殖全部遭遇灭顶之灾,捞上来的死鱼有130多吨,损失达上百万元人民币。

  一些养殖户至今还记得2000年年初发生的死鱼事件,当时白洋淀受污染水域涉及安新县4个乡镇38个村庄679户人家,仅安新县的经济损失就高达2400万元左右。一名从事养殖的村民说,这次污染面积比上次还要大,损失还要严重。

  白洋淀的养殖户认为,污水是从保定市府河排放下来的,沿着淀内的大清河、通天河污染了大部分水面,北部、东部的水面尤甚。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养殖户说,上游的污水“每年都排放,但今年最为严重”。

  “污染不仅对养殖业造成了危害,而且给白洋淀的整个生态环境带来的损失更难以估量。”沧州市畜牧水产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改善白洋淀的生态,水产部门在淀水中放养的价值20多万元的鱼苗、蟹苗,在这次污染中也损失殆尽。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白洋淀曾数次出现干淀,自1998年白洋淀重新蓄水后,水利部和河北省先后从上游水库11次调水补给白洋淀。仅2004年的“引岳济淀”工程,水利部和河北省就斥资2540万元,用4个多月时间从岳城水库引水4.17亿立方米,使白洋淀水位提高到7.3米左右。就在2005年12月18日,河北省政府宣布,一项历时10年、总投资达80亿元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计划正式启动,根据这项计划,白洋淀有望告别年年干淀的窘境。

  然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竟然再次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不能不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据悉,国家环保总局、农业部已组成调查组赴白洋淀调查死鱼事件。

(摘自《中国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