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说震后应重点预防水源性传染病
2008-05-2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5月22日电(记者 张忠霞)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专家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大地震之后,卫生部门应重点监控水源性传染病,加大防疫力度。

    该校公共卫生与灾难中心灾害医疗专家金伯利·绍阿弗说,假如灾区在震前就存在一些水源性疾病,一般来说,卫生部门会通过消毒等公共卫生措施进行控制。而地震的发生难免使一些卫生措施中断,因此水源性疾病就可能在震后重新出现。

    绍阿弗说,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卫生防疫人员在震后的防疫脆弱期及时弥补防疫力量,深入灾区的卫生防疫人员也应向人们说明,地震本身不会引发某些传染病,不应对灾后疫病产生过度恐慌。

    部分地震灾区群众可能担心遇难者的遗体腐烂引发一些疾病。对此这位专家说,通常情况下,人际间的很多疾病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等分泌物,或者通过粪便污染食物、水或环境,然后再以“病从口入”的方式实现传播,但传播源必须是活体。只有当尸体接触到水源系统并传播肠道疾病致病菌时,污染才有可能发生,但病例有限。

    绍阿弗还指出,地震对幸存者造成的心理创伤应得到充分关注。该校专门研究灾后儿童心理创伤的专家梅里特·施赖伯对新华社记者说,在中国汶川大地震这样死伤严重的自然灾害中,一些儿童的心理创伤很严重,即便那些亲人都幸免于难的儿童,其心理也可能有创伤。在灾后若干年内,这些儿童可能还会出现悲痛、抑郁和创伤后应激反应等。

    施赖伯说,目前医学界有经过临床验证的一系列心理干预疗法,治疗对象分为成年人和儿童。中国地震灾区的心理救助人员可以根据医学界的精神健康鉴别方法,快速确定哪些儿童的心理创伤最为严重,然后再采用相应的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和护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