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远离白色污染的世外桃源
2008-05-06

    来源:新华网

香格里拉美景

    新华网昆明5月6日电(记者 李怀岩)7年前,刚刚来到香格里拉县环太酒店工作的杨金唐,对酒店禁用塑料袋的规定还有些不理解。眼下,他的看法已经改变:“远离了白色污染,香格里拉干净又漂亮,这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著作《失去的地平线》中描写了美丽神奇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1997年,云南省政府向世界宣布了“香格里拉在云南迪庆”。如今,这个开创了中国内地“禁白”先河的地方,因远离白色污染而愈发圣洁美丽。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是举世闻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地区,其环境保护状况一直为外界所关注。2004年,电影《无极》剧组就因在香格里拉县碧沽天池拍摄外景时破坏环境被罚款9万元,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据了解,20世纪90年代末,香格里拉县每天约有14.4吨塑料垃圾得不到适当处理。迪庆藏族自治州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科刘爱梅说:“塑料包装袋满天飞舞,公路沿线树枝、荆棘上挂满塑料物。”很多景点人群活动频繁,白色污染严重,有的牦牛因误食塑料消化不了而死去。

    那时,香格里拉县旅游业刚刚起步,美丽的藏区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然而到处可见的塑料袋造成了环境和视觉污染。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境内拍摄的草场风光。“香格里拉”是1933年英国著名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之地,这里有雪山峡谷、有被森林环绕着的湖泊、有被雪山怀抱着的美丽草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圣地。

    迪庆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横断山脉南段北端,“三江并流”之腹地,这里生活着藏、傈僳、汉、纳西、彝、白、回等13个民族,他们保留了各自丰富多彩的习俗和传统。

    1999年,迪庆藏族自治州在香格里拉县开展“禁白”动员。城区职工带动上万名群众在县城附近的舞凤山、江克山、白鸡寺、碧塔海、纳帕海,以及龙潭河、纳赤河、奶子河附近清理塑料袋。

    2001年,香格里拉县政府出台“第八号令”,首次明确了政府向白色污染宣战的勇气和决心。“禁白令”规定,从2001年7月1日起,县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销售、提供、使用塑料袋。香格里拉县组成了“禁白”综合执法队,有偿回收批发商手中的塑料袋,对零售商则要求其不再出售塑料袋。

    据香格里拉县环保局介绍,“禁白”初期,综合执法队每天没收的塑料制品有几十种。仅一年,香格里拉县就回收了100多万个塑料制品,其中塑料袋38万余条。

    为动员群众参与“禁白”,工作人员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牌,利用报纸电视和流动宣传广播进行广泛的“禁白”宣传。同时,工作人员还深入商店、农贸市场,向摊主讲述白色污染对人体、土壤、家畜、水生物及市容市貌的危害,要求他们不要出售和提供塑料袋及不可降解餐盒。

    随着“禁白”工作的深化,迪庆藏族自治州逐步确立了“源头控制、回收利用、部分禁止和鼓励替代”的管理原则。通过征收“回收处置费”,控制人们过度使用塑料袋的行为,使逐年增长的使用量达到源头减量的目标;建立回收利用网络,提高塑料袋的再生利用率,减少废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禁止使用超薄塑料袋;从环境保护的长远利益出发,鼓励开发和使用对环境污染小的产品。

    2004年,《迪庆藏族自治州一次性塑料袋污染环境防治管理条例》成为迪庆藏族自治州正式出台的规范一次性塑料袋污染环境防治管理的地方性环境法规。

    现在,在香格里拉县的宾馆、超市、商场、集贸市场里,人们普遍使用布袋子、菜篮子。凡到这里的游客,都会听到导游关于不要使用塑料袋的温馨提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