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南方都市报
红树林在“燃烧”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受寒潮袭击面积逾3000亩,枯死成火红。
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由担杆岛猕猴保护区和淇澳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构成,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生态系统于一体的综合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保护区是利用红树林控制互花米草进行生物治理的成功示范区,已成为全国人工种植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
但今年冬天,持续性低温寒害,红树林受灾面积逾3000亩。由于经济利益的诱惑,担杆岛猕猴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还不得不与盗挖海岛罗汉松和黄杨的违法人员展开长年累月的较量。
海桑成片受灾枯死。(记者 明剑 摄)
一只小猕猴在仰望天空。(记者 明剑 摄)
“深圳受灾冻死的红树林真的发芽了吗?”高级工程师田广红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向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主任杨雄邦求证:如果深圳60%的受灾红树林真的活了过来,那珠海的红树也可能熬得过这一劫。年初,持续性低温寒害,珠海淇澳红树林受灾面积逾3000亩,其中1200亩海桑成林受害严重。它们亟待拯救。
与草争地 步步为营
红树林保护区位于珠海市淇澳岛西北部。淇澳岛行政上隶属唐家湾镇,陆地面积约22.8平方公里,湿地面积5103.77公顷。保护区主要有滩涂天然红树林、阔叶林、沼生和水生植物被以及滩涂人工红树林等群落类型。
1984年前,珠海市拥有1454.5平方公顷的红树林。可由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红树林面积迅速缩减,至1999年原生红树林仅剩下32公顷。退化后的裸滩基本被互花米草占据。
互花米草,形态像芦苇,原产于大西洋沿岸。1982年,珠海某水产公司引进该品种。目的是为澳门赛马场的赛马提供饲料,但是马不喜欢吃。无人打理的互花米草疯了一样地蔓延,阻碍了珠海乡土红树品种秋茄等的生长。
1999年,珠海市政府大力投入资金恢复重建红树林。保护区引入外来物种无瓣海桑和非本土树种海桑在互花米草内进行种植。保护区主任杨雄邦介绍,两种树种速生优势控制了互花米草的泛滥,随后,科学家们再选用乡土树种秋茄、桐花树等多个造林树种,使其逐步替代单纯的无瓣海桑和海桑林。
林进草退,目前红树成林面积达到678公顷,成为全国人工种植连片面积最大的红树林。
寒潮袭击 成片枯死
今冬,50年一遇的寒潮袭击珠海。淇澳岛红树林保护区也没能幸免于难。
离岸边较近的老鼠勒绿油油地绽放着幽蓝色的花朵,大围湾深处的海桑却全红了。密密麻麻的红色枯枝在灰白色的天空下燃烧。保护区高级工程师田广红介绍,红树植物的树皮大多含有丰富的单宁酸。这一物质遇到空气就容易氧化而成为红色。因此,人们就将这种可提取红色燃料的绿色植物称为“红”树林。
据保护区统计,此次寒害使红树林受灾面积逾3000亩,其中1200亩海桑成林受害严重。目前尚未发芽,已确定死亡的红树幼林达360亩,总共经济损失估计约1200万元以上。珠海社会各界为保护受灾的红树林踊跃捐款,目前已有企业和个人捐款近10万元。红树有救了。
无瓣海桑长出新叶。
受灾海桑 等待发芽
3月21日,80多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儒泳坚持登船考察淇澳红树林。
“红树林到底在多少温度下会出现冻害,应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防冻”,孙院士表示,这需要科学工作者反复做人工控制温度试验。
中大教授陈桂珠谈到,冻害使面向大海的红树损伤严重,而内层的红树则损伤较轻,今后种植红树可以考虑将抗寒性好的红树种植在外围。林科院研究员廖宝文建议,枝叶全部死亡的林木可修去枯枝,有利于萌发再生。
保护区的拯救行动已经开始。目前,受害严重的1200亩海桑林枝条尚未发芽。保护区从海南购得56000株无瓣海桑苗,对已被冻死的360亩红树林幼树进行补种;从湛江等地购入80000株耐寒红树秋茄的胚轴苗,对已被冻死的红海榄进行更替补种。
最近的一个好消息是,同样受灾的深圳红树林发芽了。发芽的红树占受灾红树的60%.高级工程师田广红期待着,珠海的遇难红树林能再次绽出绿芽。
老鼠勒的花朵。(记者 明剑 摄)
“罗汉”难成 贵比珠宝
担杆列岛的罗汉松属于罗汉松科罗汉松属,是第三纪遗留植物,成活非常不易。大部分海岛罗汉松都长在岩石缝中,生长极为缓慢。就算在水土最肥的地方,一棵海岛罗汉松3年才长拇指粗,要长到碗口粗得70至80年。
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杨雄邦表示,在整个广东沿海,担杆列岛的海岛罗汉松资源最丰富。担杆列岛上,百年以上的古罗汉松曾经成群分布。
海岛罗汉松在凄风苦雨中挣扎出苍劲古雅的雄姿,南方人笃信它具有“开运招财”的风水效用,因此在园林和盆景市场极为走俏。据悉,胸径20厘米的一般罗汉松,售价约为7000至8000元。而海岛罗汉松若具有这样的胸径,就能卖到30多万元。
濒临灭绝 盗挖难治
高昂的“身价”却给罗汉松招来无穷灾祸。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想发财的人疯狂的盗伐竟使海岛罗汉松濒临灭绝。为了拯救海岛罗汉松,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殚精竭虑,但还是难以根治盗挖现象。
3月2日晚,接到线报,担杆岛猕猴保护区执法队员租用快船赶往二洲岛查处违法盗挖者。但由于赶到二洲岛耗时太长,违法者最终将偷挖的罗汉松运走。
保护区管理处高工安东介绍,珠海岛屿大多为无人岛,近年油价高企,上一次海岛油费超过千元,林业警察不可能巡岛。而且保护区也没有专门的大马力快艇用于执法。执法在偷窃者面前显得软弱无力。
担杆岛的罗汉松品种没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按照相关法规,对盗挖者只能在抓获后处以罚款。但盗挖者只带干粮,身无分文,船只破旧不堪,执法者罚无可罚。
■人猴情缘
相伴二十年猕猴如亲人
饲养员刘清伟坚持写养猴日记
吃饱了,到思考问题的时间了。淇澳岛上的猕猴们还有专人喂养。
猕猴饲养员刘清伟跟猴子生活了20年。
2006年,他因为生病离开担杆岛1年,想猴子想得不行,有一天,坐着坐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猴子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刘清伟说,回到城市,他觉得很孤独。不知道找谁玩。没有新朋友。
我们来看看他一直坚持写的养猴日记:
2008年3月3日,晴。
10点,到担杆中新村点投喂,没有猴子。在林子周边寻找。10点半,来了三十几只,接着到来50只,未到齐。分析原因,应该是树芽比较多,有一定的食物来源。
2008年3月8日,晴。
9点,新村点有50只来进食,不正常。少来很多,猜测山中有其它动物侵犯。下午1点,担杆中有猴群下山捣乱,偷吃渔民青菜。我们进行驯养、追赶,可能是分群,这些猕猴分成不同小群体,分开来捣乱。暂无猴王,静观其变。
2008年3月13日,晴。
新村点猴群11点10分才来吃食。有78只,其中一只母猴带了一只新生仔抓在母体怀抱,看来很健康,这是今年出生的第一只小猴。很喜气,又一只小生命加入到猴群中。
2008年4月23日,晴。
上午10点30分,后东顶。猴子们“喜气洋洋”来进食。喊了“阿山,吃饭啦!”20多只猴子从树上、丛中纷纷跑跳出来,又蹦又跳,伸手要食吃。清点有28只,有4只幼仔。得到食物后,猴子也会满足地笑。(记者 陈实 实习生 王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