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政府为盛情邀请北京市民到重庆旅游,组成大型团队来到北京,开展声势浩大的“迎北京奥运·游长江三峡”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重庆市旅游局局长王爱祖介绍,北京市民在奥运会期间游三峡将享受贵宾待遇,奥运年所有主推三峡游的国内外旅行社都将享受更优惠的激励政策。旅游业界人士认为,此次跨省市进行的推广活动,将引爆“五一”短假期的三峡游热潮。但一些游客受十年前三峡“绝版游”、“告别游”的影响,在选择三峡作为旅游目的地时犹豫不决,水位即将升高至175米的三峡,有多少风景值得“到此一游”?
![]() |
![]() |
人文景区风采依然,旅游设施修葺一新
传统的三峡旅游线路,从重庆朝天门出发,经丰都鬼城、涪陵白鹤梁、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巫山神女峰至湖北宜昌。
![]() |
李花掩映下的湖北省秭归县境内的长江西陵峡(2006年3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摄 |
![]() |
湖北省秭归县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桃花盛开(2006年3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摄 |
![]() |
游客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的长江西陵峡畔一株梨树下留影(2006年3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摄 |
在这一时段游三峡,能够率先体会到白帝城等人文景区高品质的全新旅游设施。据介绍,长江水位升高,是三峡人文景区提升景区旅游设施建设的一个新契机。白帝城高出长江水面160米,三面环水,历史上是兵家要隘,如今是观赏瞿塘峡入口夔门的极佳看台。 三峡工程三期蓄水结束,原本与奉节县城相连的唯一陆路被淹没,水位抬升102米至半山腰,白帝庙至山脚的800级台阶也多被淹没,白帝城外景由“半岛”变成一个四面环水的“孤岛”。白帝城新修建了风雨廊桥,游客可以通过廊桥步行于江面之上,直达景区。奉节县文管所所长、白帝城博物馆馆长李大权告诉记者,水位升高淹没台阶后,游客可乘船直入白帝城修缮一新的旅游码头,步行片刻进入景区,免去攀登石阶的疲劳。
2003年7月,张飞庙保护工程主体工程及搬迁工作如期完成。原庙中的泥塑张飞像“光荣退休”,由高3.1米、重4吨,总造价30多万元的新铜像取代。三期蓄水淹没张飞庙石阶前的大片滩涂,游客走下游船可直接拾级而上进入庙内。水位上涨后,江面将和张飞庙结义楼、得月亭、正殿等10多处古建筑临近,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立体画。
![]() |
2008年4月17日,游客在三峡工程坛子岭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杜华举摄 |
![]() |
2008年4月17日,游客在三峡工程大坝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杜华举摄 |
石宝寨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经康熙、乾隆年间修建完善,整个建筑由寨门、寨身、阁楼组成,是我国仅存唯一采用穿斗式木结构的高层建筑。目前,施工人员仍忙于保护工程的建设。游客虽然不能进入石宝寨内部,但是从游船远眺,石宝寨犹如水中盆景,精致而梦幻。
据悉,巫山神女峰的步道的修建工程也已结束,游客不仅可以从江面感受“高峡平湖,神女无恙”的神奇,更可沿步道慢行,与“神女”亲密接触。
白鹤梁是三峡库区惟一一个水下原址保护文物,目前,它正紧张进行水下保护工程建设,仍无法与游客见面。重庆旅游局宣传处介绍,白鹤梁修建完成后,游客可通过水下廊道内的双层航空玻璃窗观看石刻,也可借助水下摄影系统,在岸上的陈列馆通过电子显示屏和操纵杆“身临其境”。水下光芯照明系统、循环水系统和水下安全保护监测系统可确保游客在清晰、明亮、安全的环境中品味石刻。
![]() |
三峡水库坝上风光(摄于2007年7月14日)。 |
![]() |
美丽的大宁河小三峡风光 (资料图片) |
![]() |
图为长江三峡中的西陵峡。人民日报/刘君凤摄 |
重庆市旅游局局长王爱祖介绍,库区长江水位上涨至156米,长江支流水位随之上涨,流域更宽,从前船只无法进入的小峡谷,如今也揭开面纱,“亮”在游客眼前。
![]() |
![]() |
2008年3月8日,一艘豪华客轮行驶在风景如画的三峡库区西陵峡段。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
![]() |
“水上快巴”带来三峡“快进慢游”新方式
近日,两艘三水翼全通透高速观光游船正式投入到长江三峡重庆至宜昌段旅游中。这两艘三水翼全通透高速游船分别是“龙舟1号”和“龙舟2号”,每艘造价为1000万元。该船时速可达72公里,比一般游船快三分之二以上,乘坐此船游览三峡全程只需不到10小时。每艘“水上快巴”可载客86人,船的顶篷由玻璃制作,并配有舒适型航空坐椅,船舱同时具备恒温、恒湿功能。“水上快巴”在没有景色的水上航段时速可达72公里,在经过三峡景区时,船速放慢到12公里/小时,真正实现游客“快进慢游”需求。由于“水上快巴”的顶篷由玻璃制成,雨天游客可以“足不出船”尽情欣赏三峡美景,享受别致“雨中三峡游”。
![]() |
2008年3月8日,一艘豪华客轮行驶在风景如画的三峡库区西陵峡段。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
瞄准水上快巴发展的强劲势头,重庆各旅行社也开始积极包装推出与之相适应的旅游产品。重庆海外旅行社推出的“长江捷旅”旅游产品就是为充分发挥水上快巴旅游优势而量身定做。该旅行社总经理唐璜说,应市场形态变化之势,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旅行社开辟“快行慢游”式三峡旅游产品。“三峡库区交通网络的巨大改变是促使三峡旅游产品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在休闲游市场之外,以省时快捷旅游为主题的新市场已经随交通格局改变而出现。在这个大前提下,水上快巴的出现是一个必然。
重庆市旅游局介绍,传统景区新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新景区曾“养在深闺”的风采以及“快进慢游”的旅游新方式,都等待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品鉴,“后蓄水时代”的三峡,风情依然,新鲜不断。(记者 茆琛 王思海 )
![]() |
2007年3月8日在三峡库区重庆市云阳县长江江岸上拍摄的盛开的桃花。新华社发(周斌 摄) |
![]() |
2006年12月18日,一艘船行驶在红叶掩映下的瞿塘峡水域。新华社发(周会 摄) |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