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野生动物开始佩戴“身份证”
2008-04-26
    我是丹顶鹤,在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生活了6年。昨天开始,我们园区里的动物开始在体内注入“二代身份证” 。里面有我的相关信息,以后就不会找不到我了。今日早报记者 吴煌 摄

    昨天下午2点左右,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兽医在将一头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毛羚牛麻翻后,往它脖子左侧的皮下打了一针,不过这一针注入的不是药水,却是一枚直径约1毫米、长约10毫米的细小金属棒,而这枚形如圆珠笔笔芯头的金属棒正是由国家林业局统一配发的RFID芯片,即目前国际通行的动物“电子身份证”,这头国宝级的金毛羚牛也就成为我市第一头体内植入RFID芯片的野生动物,它的身份证编号为900——038000008117。

    据介绍,经过近两年的收集整理,国家林业局已陆续将国内所有动物园及相关养殖单位目前所饲养的国家一、二级野生动物的档案全部录入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管理数据库,并分别在国家物种DNA基因库和企业储存一份DNA数据。在此基础上,首批对虎、豹、狮、象、野马、野驴、羚牛、大熊猫、小熊猫、熊、猩猩、长臂猿、金丝猴、叶猴、鹤、鹳、天鹅等17个种和亚种的野生动物率先实行统一的身份编码管理,要求各相关单位在2008年内对列入范围的所有动物完成RFID芯片植入,纳入全国统一、国际通行的野生动物数字化管理。

    RFID芯片一般植于动物左侧的耳根、脖子、尾根皮下,当各养殖单位在野生动物流动、引进、交换等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随时通过手持式RFID读写器近距离识读已植于动物皮下的RFID芯片,根据其身份编码在国家野生动物管理信息系统里方便地查找到该动物的DNA、血型、出生地等相关信息,这既方便了动物养殖和管理单位,更有利于国家对珍贵的野生动物进行有效的监控。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目前拥有需植入RFID芯片的国家一、二级动物近500头,预计到6月下旬可完成这项工作。

来源:杭州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