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第一湖”濒临消失之危
2008-04-23

    来源:新华网—半月谈

资料图片:红碱淖

红碱淖

    资料图片:在陕西省神木县的西北部,毛乌素大沙漠的东南沿,有一个天然湖泊叫红碱淖。这里水面67平方公里,人们称它是“大漠明珠”、“沙海明珠”、“塞上明珠”。

    它是全国最大的内陆沙漠淡水湖,1995年陕西省政府将它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红碱淖的“淖”是水沼,湖泊的意思。红碱淖传说神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蓝天、白云、沙漠、湖泊、草原风情和珍禽、银鱼是这里最主要的旅游特色。

    70多年前,在我国西北部的毛乌素沙漠南缘,形成了一个烟波浩渺的沙漠淡水湖,这就是被称为“中国沙漠第一湖”的红碱淖。然而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红碱淖水面急剧下降,“中国沙漠第一湖”濒临消失之危。

    红碱淖所在的地方,直到上世纪初还是荒凉的沙漠戈壁。上世纪30年代,由于气候变化,这里逐渐变得湿润,并形成了木独石犁河、柒卜素河等7条季节性内陆河。

    随着这些内陆河流量的增大,在现今的陕西省神木县境内,形成了一个面积为10多万亩的沙漠淡水湖———红碱淖。红碱淖湖水清澈,生物种类繁多,每年到了夏季,湖面上碧波荡漾,白色的水鸟时而腾空追逐,时而嬉戏水中,让人心旷神怡。

    然而前不久,记者来到红碱淖,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在湖边,首先闯入眼帘的就是一个供游人乘船用的简易码头,从湖岸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湖水里。记者到过不少湖泊,也见过很多供乘船用的码头,但从未见到像红碱淖这么长的码头。

    红碱淖景区管委会管理员杜胜荣告诉记者,这是由于红碱淖湖水连年下降,为了方便游客登船,管委会只得把码头从最初的30米不断加长到150米,前后共加了4次。

    记者站在码头上,可以看到由于湖面下降而裸露出来的大片的湖底,而最初用砖砌成的堤岸,已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杜胜荣说,上世纪90年代初,站在码头边,还看不到湖的对岸,但现在湖水面积缩小了近1/3,天好的时候,已隐约可以看到对岸的景色。

    由于湖面不断下降,住在红碱淖周围的农民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在离湖不远的神木县中鸡镇壕赖村,村民刘落叶告诉记者,她家于1998年搬来时,家门口20米远就是湖面。如今,湖水已经退到离家2公里外的地方,用水非常不便。而且,随着湖水的消退,近年来村里的地下水水位也不断下降,原来打几米就有水,现在打个水井要钻几十米深。

    记者了解到,红碱淖湖面大规模缩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为破坏。

    众所周知,沙漠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如果被破坏,将很难恢复。红碱淖的水源来自毛乌素沙漠里的几条内陆河,这些内陆河的很大一部分水源又来自地下水。这些地下水的水层非常薄,也极为珍贵,一旦被破坏,内陆河就失去了大部分的水源补给,红碱淖也会因此失去自己的生命之水。

    可让人痛心的是,毛乌素沙漠里的地下水源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破坏。由于毛乌素沙漠底下储藏着丰富的煤,自2000年以来,这里成为我国采煤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在采矿的同时,当地还建起了很多选煤厂、火电厂、焦化厂。煤矿开采会严重破坏地下水层,工业企业又会大量使用珍贵的水资源,毛乌素沙漠里宝贵的水就这样被大量消耗掉了,一些内陆河也因此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松道沟河是红碱淖一条重要的内陆补给河,然而记者在红碱淖湖边看到,这条河已变成了不足3米宽的小溪,河水仅能没过人的脚腕,水流“小心翼翼”地流动着,像是病弱之人缺血的脉搏在微微跳动。

    红碱淖的另外一条补水河———壕赖河,现在已完全没有水了。记者看到,这条曾有100多米宽的大河已经见底,河床变成了一片黄沙。河床两边目前还生长着大面积的芦苇,它们是这条河曾经浩瀚激荡的见证,如今却只能悲哀地守望着干涸的河床。

    当地人伤心地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沙漠地下水过量使用,红碱淖的生命正在被一点点吞噬。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沙漠明珠”红碱淖将难逃消失的命运。

    记者站在红碱淖湖边,看到远处火电厂高高的烟囱正在冒着浓烟,附近选煤厂的沙地由于被污染呈现出一片黑色,心想:美丽的红碱淖,难道你真的会消失吗?(记者 丁静 毛海峰)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