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处中国西北内陆,气候干燥,生态脆弱,许多农村人口生活非常艰难,甚至日常用水用粮都无法保证,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曾在甘肃考察后认定甘肃定西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据悉,甘肃省目前还有70多万人生活在此类不宜生存区。
虽然甘肃各级政府每年都给生活在条件艰苦地区的贫困农村居民进行补助,改善其生活,但由于自然条件过于恶劣,这些做法收效甚微,2001年,甘肃开始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现已累计对28万不宜生存区的贫困群众进行了异地搬迁,在已搬迁的群众中,已有8万人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
甘肃是中国最早开展扶贫和重点扶贫的地区,今年,中国安排中央预算投资12亿元,计划对25.81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其中甘肃2.7亿元,预计将有59个县的6.1万人从深山老林、旱塬荒滩及地方病高发区等不适宜人类生存区迁出,人均补助3000元至5000元。
另据了解,生态移民项目实施后,甘肃省对搬迁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等措施,使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这些地区脆弱的生态得到好转。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