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草原野狼成患 大批家畜丧生政府束手无策
2008-04-08

    来源:新华网—央视国际

被狼群袭击后,喝干了血的羊尸。



草原狼



欢腾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成群的岩羊

    一度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牧区销声匿迹的野狼,近几年数量猛增且成群出没,袭击牲畜,滋扰牧区,让牧民们惶恐不安。

    去年10月至今年3月的半年时间,仅党城湾镇乌兰布勒格村的25户牧民就有150多头牦牛等大牲畜、300多只山羊死于野狼之口,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多万元,野生动物保护与牧民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让地方政府和牧民们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野狼成患 肃北草原“疼痛”难当

    每年大批家畜葬身狼口,野生动物保护与牧民利益冲突让当地政府一筹莫展。

    大批家畜葬身狼腹

    3月23日下午,乌兰布勒格村牧民达布西力图和列格德力正在当地牧民称为“红泉”的牧场放牧,突然,埋伏在附近的几只野狼冲进羊群,顷刻间就咬死咬伤了十几只山羊,跟在羊群后的他们只能站在远处眼睁睁地看着野狼撒野。

    就在两三天前,牧民伊力特格尔家的羊群竟被一群野狼追逐出了好几里地。体格大小与野狼相差无几的山羊成为野狼美餐的情况不难想象,可那些体格庞大的牦牛、骆驼死于狼口的实例,想起来就让人生畏。3月26日,党城湾镇阿尔勒泰村牧民包尔扣的妻子告诉记者,3月初,她家的两头牦牛在一天内就被野狼吞食了。

    肃北县城东南方向100多公里处的乌兰布勒格村,是盐池湾牧场人烟较为密集的地方,野狼数量相对较少,尽管如此,该村被野狼吞食或致死的家畜也不少。村主任齐德力图介绍,2007年10月到今年3月期间,该村20多户牧民家有150多头大牲畜、300多只羊死于野狼之口。

    与青海省交界的盐池湾奎腾儿村是肃北县南山牧场海拔最高、人烟最少的牧区,村主任才拉提起狼患显得忧心忡忡:“我们村每年有100多头牦牛、马匹等大牲畜被狼咬死,羊只的死亡数量就更大了。一头牦牛价值2500元左右,一只羊价值500元左右,野狼每年要叼走我们的数十万块钱啊!”

    野狼成患,肃北牧民损失惨重,齐德力图和几位牧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党城湾镇现有8个牧业村,按乌兰布勒格村葬身狼口的牲畜数量为标准粗略估计,全镇每年有上千只牲畜命丧狼口。而肃北县北山牧场马鬃山多是戈壁牧场,狼群伤害牲畜的现象与党城湾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损失更大。

    面对狼患束手无策

    肃北县的天然牧场分南山牧场和北山牧场,北山牧场马鬃山面积有3万平方公里,多是戈壁牧场,党城湾镇的盐池湾和别盖牧场是南山牧场,属山地草场,面积2.5万平方公里。

    牧民们反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针对野狼滋扰牧区的情况,当地政府经常组织民兵用枪支、夹脑等器械驱赶、围捕、猎杀野狼,盐池湾牧区的牧民还以村为单位等制定奖励政策,给予消灭野狼者物质或现金奖励。有效的防范使野狼不敢在人畜活动区域出没。1998年起,政府全面收缴牧区枪支,禁止牧民捕杀野狼,加之生态改善,牧区野狼数量大增,结伴成群滋扰牧区,牲畜被咬死吞食的事情经常发生。

    奎腾儿村的村主任才拉告诉记者:“野狼的繁殖能力特别强,一年一产,一窝七八只,活动时间不分昼夜,而且经常成群出没,少则十几只,多则几十只,牧民徒手防范根本不可能。”

    据齐德力图介绍,野狼很有灵性,善于创造捕食时机,它们发现羊群后不会急于下口,先是尾随或埋伏在羊群附近进行滋扰,羊只极度恐慌,不能安心寻食,饥饿疲惫时便成了野狼的美餐。而且,野狼捕食羊只时不像虎豹那样抓一个就吃,而是冲进羊群大肆攻击,咬死咬伤多只之后才慢慢食用,杀伤力特别强。

    面对狼患,牧民们也曾想过办法。齐德力图说,没有了枪支,牧民们也曾采取在死羊身上放毒、设置夹脑捕杀等办法,可这些办法不安全,不仅会祸及人畜,而且会污染环境,再说也违背野生动物保护法则。万般无奈,牧民唯一能够采取的办法就是养些狼狗防范,但狼狗对成群出没的野狼威慑力甚微。

    就此现象,肃北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索义拉告诉记者,针对一定范围内野生动物种群与种群之间数量不平衡、部分野生动物过量的现象,管理部门也曾出台了一些办法,鼓励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办理相关手续并缴纳一定的补偿金之后捕杀限定数量的野生动物。

    以肃北县为例,每年准许有少量野狼被捕杀。然而,到目前为止,有人申请到该县捕杀其它野生动物,但从来没有人愿意掏腰包捕杀野狼。今后即使有,捕杀的数量也不可能太大。因此,靠捕杀野狼降低牧民损失的路子走不通。

    索义拉认为,盐池湾牧区大部分牧场处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在这一现状下,人畜安全与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冲突长期存在。

    肃北县农牧局局长董元峰告诉记者,近几年来,牧区狼患现象严重,他们经常接到牧民的反映。但依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用药物捕杀会对草原造成二次破坏,组织队伍驱散也没有政策依据,除了动员牧民加强防范外,没有其他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记者 董开炜《兰州晨报》供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