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的村庄【组图】
2008-03-25

    来源:人民网—新华网


    图为民勤县西渠镇煌辉村四社农民举家搬迁之后留下的断壁残垣(2005年3月9日摄)。
 

 
    民勤县西渠镇煌辉村四社,废弃的农家院落墙壁上“生态”二字经过风吹雨打,已经斑痕累累(3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魏光财(右)和他的老伴是民勤县西渠镇东容村六社目前仅有的一户居民,同村的人都已举家搬迁到取水方便的地方(3月1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民勤县西渠镇煌辉村供应人畜饮水的一眼机井发生故障,村里在家的壮年劳力纷纷出动帮助修理(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在民勤县西渠镇煌辉村村头,腾格里沙漠前沿的一处风沙口,人们在压沙的草方格里植树造林(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在民勤县西渠镇煌辉村村头,腾格里沙漠前沿的一处风沙口,人们用卡车从近10里外的水站拉来水,浇灌刚刚种下去的树苗(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民勤县薛百乡上新村农民黄立军在自己的日光温室上劳动。民勤县目前正在广泛推广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节水农业(3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这是2000年底建成的甘肃民勤调水工程穿越沙漠的一部分密封渠道(2001年3月摄)。这是我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长途沙漠输水工程,旨在缓解民勤绿洲生态恶化趋势。(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这是经过武威市凉州区境内流向下游民勤的石羊河河水(2005年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甘肃河西走廊东端的石羊河,发源于祁连雪山,全长300多公里,最后才流到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民勤绿洲。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由于石羊河水被无节制地利用,河流断流,下游民勤县生态逐渐恶化,从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变成了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沙尘策源地之一,当地不少居民不得不撂荒土地,背井离乡求生存。

   “有水即为绿洲、无水便成荒漠”,水是民勤绿洲存亡的关键。为了拯救民勤,从2006年起,我国正式开始对这一地区恶化的生态进行应急治理。2007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又决定投资47.49亿元对石羊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目前,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采取水权水价制度改革、关井压田和大规模的日光温室建设、灌区节水改造等措施,将更多的水留给下游民勤,留给生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