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日:关注极地变化【组图】
2008-03-24

    来源:新华网—百度网

    这是2005年9月北极地区海冰景象的卫星照片。

    据测算,北冰洋2005年9月21日的海冰面积约为530.95万平方公里,为自有卫星监测以来的最小面积。由于全球变暖,北冰洋在最近几十年发生了明显的异常变化。新华社发

    在这张2006年9月20日公布的照片上,一座从冰川分离出来的冰山漂浮在格陵兰岛西南的海面上。

    当天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格陵兰岛上厚厚的冰雪覆盖层融化速度比科学家预计的要快得多。新华社发

    这是在南极拍摄的阿德利企鹅的资料照片。

    2006年12月,驻扎在南极的国际科考人员说,栖息在冰面上的阿德利企鹅在其栖息地南部逐渐增多,北部则逐渐减少,这一变化可以证实全球气候变暖。新华社发

    这张2005年8月24日发布的照片显示的是北极地区正在融化的冰块。

    据专家称,欧洲北部至北冰洋一带的永冻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松动融化。据推测,永冻冰迅速融化可能是气候变暖所致,并可能反过来促使气候进一步变暖。新华社发

    这是一只北极白熊在浮冰之间跳跃的资料照片。

    多年来,环保组织一直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北极熊灭绝。新华社发

    相关阅读

    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

   “世界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国际气象组织原为非官方性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在其各成员国代表签订的世界气象组织公约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就改组为世界气象组织(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为政府间的国际气象合作机构,并与联合国建立关系。

  1960年世界气象组织执行委员会决定把每年3月23日定为世界性纪念日,要求各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每年世界气象日都有一个中心活动内容,各成员国在这一天可根据当年的中心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如组织群众到气象台站参观访问,举行有政府领导人参加的群众庆祝仪式,举办气象仪表装备、照片、图表和资料的展览,举行记者招待会,由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特写文章和讲话,放映气象科学电影,发行纪念邮票等。

  我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创始国之一,1972年恢复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

    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旨在探讨全球变暖对极地气象的影响。

    极地地区是全球气候系统的冷源,对全球的气候变化至关重要。通过对两极地区冰盖上大气沉积物的详细观测,可以了解两极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变化。    

    世界气象组织发表的《2006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大部地区气候持续偏暖,极地冰层正在迅速溶化。2007年2月1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专家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8至4摄氏度,海平面可能升高18至59厘米。

    科学界已记录到了南极洲和格陵兰岛冰原正在不断消失,并发现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结冰时间越来越短,过去基本在海冰上度过一生的北极熊开始逐渐向陆地转移。

    专家预测,如果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地区冰层消失,那么全世界的海平面将上升7米,这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来说意味着“灭顶之灾”。因此,保护极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为提高全球对北极海冰、南极冰盖变化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国际社会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世界气象组织确定了2007年气象日的主题——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这一主题的确立还与2007年3月1日启动的2007-2008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密切相关。

    国际社会对极地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882年至1883年,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就发起组织了“第一次国际极地年”活动,有12个国家的科学家联合对南北极进行了考察,标志着极地考察从探险时代进入到科学考察时代,也宣告了极地科学考察国际合作的开始。

    21世纪世界气象日主题

    2000年 气象服务五十年

  2001年 天气、气候和水的志愿者

  2002年 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

  2003年 关注我们未来的气候

  2004年 信息时代的天气、气候和水

  2005年 天气、气候、水和可持续发展

  2006年 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

    2007年 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 

    2008年  观测我们的星球,共创更美好的未来 (OBSERVING OUR PLANET FOR A BETTER FUTURE)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