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6-03-20

森林不仅能为人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业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森林的生态效益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净化大气、产生氧气、保持生物多样性、保健游憩等多个方面。这些生态效益的大小,是评价森林资源价值的重要指标。

据前苏联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资料,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释放氧气10.7 t,吸收二氧化碳13 t,从大气中吸收尘埃35 t,并且能分泌大量抗生素,使林内空气的含菌量大大低于无林地。按当时的价格计算,每公顷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可折合1 604卢布,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值可占森林总效益的3/4,而木材产值仅占1/4。

日本对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效益也做出了经济评价。据估算,全日本森林涵养水源量为2.3×1012 t,按建水库的费用来折算,得出森林在涵养水源方面使社会受益的经济价值为16 100亿日元。1978年,日本全国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值为231 300亿日元,超过全年国家总预算的金额。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占森林总效益的96%,而木材产值仅占4%。

我国有关森林效益的调查和测算表明,云南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占森林总效益的93%,而木材产值仅占7%。

还有一些国家进行了类似的评估测算。芬兰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为530亿马克,木材产值为170亿马克,分别占森林总效益的76%和24%。美国的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和木材产值分别占森林总效益的90%和10%。

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森林资源的主要价值在于其巨大的生态效益,其次才是提供木材等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产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是对立的,生态效益从长期和全局影响来看也必然会转化为经济效益,问题是这种生态效益尚未在经济活动部门的核算中体现出来,未能在市场上表现为价值的形式,人们由于无偿享用而不知珍惜。过于追求短期的、局部的、直接的经济效益而乱砍滥伐,必然导致森林资源枯竭,生态效益大受损害,直接经济效益也难以为继。因此,林业部门应当将森林的保护和增殖作为主要目标,走“采育结合,育重于采”的道路,以便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