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使用多种手段经营森林经济
2006-03-20
韩国虽然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占有量小,加之战争等历史原因,幼龄林居多,森林蓄积量较小。森林的稀少导致洪水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并发展成社会问题。因此,恢复荒废林地成为韩国政府的当务之急。
韩国山林厅近日发表的《韩国的森林、林业与自然环境保护》调查报告显示,上一年度韩国森林面积为64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5%;但人均森林面积0.2公顷,仅为世界平均的1/5。当前在韩国,森林面积约30%被指定为城市计划用地、军事保留地、文化资源保护地等特殊用地;70%作为普通林进行经营。森林面积的76%由造林10年到30年的幼龄林构成,有65万公顷为40年到50年生的森林。同时,由于朝鲜战争的破坏,1961年时有41%的林地荒废,平均每公顷林分蓄积生长量只有5.7立方米。
根据国家森林开发计划,韩国1961年到1995年分三期开展了全国造林运动,林地从400万公顷恢复到630万公顷。1995年森林年均生长量估计增长了4.9%,但韩国木材总消费的94%依靠进口。因此,要想依靠国内资源满足不断增加的木材需求,还要进行更大的努力。
韩国的森林植被根据自然条件可划分为:沿南部海岸的暖温带林、中部的寒温带林和北部山地的亚寒带林3部分。其中,寒温带林面积占全国森林面积的85%,代表性的林分是针叶林,占全国森林面积的45.9%,而阔叶林和混交林分则分别占27.3%和3.0%;代表性的树种有红松、韩国松、落叶松以及栎树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燃料林的需求越来越小,作为燃料林树种之一的洋槐,已转向用于生产木材和养蜂。
近年来,由于韩国社会经济的显著发展,与森林的经济价值一样,对森林的文化和环境作用,如防止洪水、滑坡,提供野外游憩空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有了很大的认识。为了加深对森林公益性的认识,韩国山林厅把森林公益机能的价值换算成货币:二氧化碳吸收约为1400万韩元;水源涵养约为1800万韩元;森林土壤保护约为1300万韩元;游憩约为400万韩元;野生生物保护约为7680亿韩元。
韩国的森林按所有制形式可划分为国有林、公有林和私有林。总蓄积量为3.63亿立方米,其中国有林占32%,私有林占61%,国有林平均蓄积量稍多。大部分国有林由5个营林局管理,分为保护林和可处置林两种类型。保护林占大部分,作为国土保全、森林经营、科学研究、林业技术开发、历史遗迹及有形文化遗产保护和其他公益机能进行着管理;可处置林则可转为他用。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有报告指出,韩国的国有林和公有林合计的公共林地占全国森林面积的不足40%,大大低于70%以上的世界平均值,可以说没有充分地推进国家森林政策。林地大多位于山岳高地,且呈小面积分布。
现在,韩国为更有效地经营国有林,山林厅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如扩大和改善国有林地,改善林地的公共机能,增加森林经营的基本社会资金等。由于韩国山林厅实施了国有林扩大政策,目前韩国的国有林面积逐渐增加。
在韩国几乎所有的私有林所有者都是小规模的,因此,尽管政府作了努力,韩国山林厅采取了一系列的援助造林和育林政策,如造林补助及贷款制度,对实施造林的森林所有者的所得税及继承税的优惠措施,向林业合作组派遣普及员等,但他们还是因为缺少林业技术而回避对森林投资。
目前,韩国正处于森林整合计划第四次国家计划的后期。但在大部分森林处于未成熟期的情况下,为培育国产材市场,就要在重新营造速生树种和开发利用现有国产材等方面努力。由于韩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木材需求在量和质上都在进一步提高,产品进口扩大和林产加工业的高科技发展都在加速。在林产品供应市场方面,对进口资源的依赖度较高。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劳动市场的正常化,国家加强了对经济、财政以及公共政策改革的要求,因此,依赖公共财源逐渐变得困难,目前该国正在探索新的目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