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回国途中在南极冰区受阻
2008-03-12

2008年03月12日新华网

雪龙号回国途中在南极冰区受阻(组图)
“雪龙”号回国途中在南极冰区受阻

雪龙号回国途中在南极冰区受阻(组图)
  目前,“雪龙”号已经作好了在冰区和西风带航行的一切应急准备,预计“雪龙”号将于3月21日抵达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摄

雪龙号回国途中在南极冰区受阻(组图)
   3月11日凌晨,在“雪龙”号上看到的瑰丽极光(绿色的为极光,蓝色的为“雪龙”号夜航探照灯)。

雪龙号回国途中在南极冰区受阻(组图)
3月11日凌晨,南极浮冰区上的瑰丽极光。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新华网“雪龙”号3月11日电(记者张建松)环绕在南极大陆周围的密集冰区,阻挡了“雪龙”号轻盈欢快的回国步伐。中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踏上回国之旅的第一天,就遭遇了南极冰区的“阻挠”。

  在环绕南极大陆的海洋上,冬季结冰的面积可达2000多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的面积还要大。由于目前南极已进入冬季,漂浮在南极大陆周围多年未化的“老冰”和今年冻结的“新冰”已经开始粘连在一起,在风力的作用下,“挤”满了中国南极中山站附近的普里兹湾。

  “雪龙”号极地科考船10日上午告别中山站,沿东经75度30分一直向北航行,傍晚时分遇到了普里兹湾内的大片冰。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老冰”和“新冰”交织在一起,使“雪龙”号“步履维艰”,只能以约4节的航速(1节航速约合每小时1.852公里)缓缓前行。

  如何在大片冰区里突围?“雪龙”号船长沈权经过慎重考虑,决定11日一早乘坐直升机侦察冰情,为“雪龙”号选择一条航线。

  随着橙色的“直九”直升机徐徐升空,“雪龙”号受阻冰区的严峻形势一目了然。记者从直升机内看到,在“雪龙”号四周的海洋上,已很少能看见深蓝色的海水,海面几乎全被白色和灰色的冰覆盖。白色的“老冰”上有厚厚的积雪,灰色的“新冰”也已冻得很厚实了。

  目睹这样的壮观景象,一方面让人为南极之美而感动,另一方面也深为“雪龙”号所处的困境而担忧。“直九”飞行了200多公里,历时两个多小时,最终导航员终于选定了一条航线。这条航线上的“新冰”较多,其硬度不及“老冰”,“雪龙”号有望从这一“薄弱”区域突出重围。

  沈权介绍说:“我们从南极回到祖国还需航行7000多海里,其中从南极到澳大利亚的2800海里航程最为艰难,不仅有冰区阻挡,还要行驶1000多海里穿越西风带。南极进入冬季后,其附近西风带气旋的活动更为频繁,气旋强度也比南极夏季时强得多,因此这一路航行还很艰难。”

  目前,“雪龙”号已经作好了在冰区和西风带航行的一切应急准备,预计“雪龙”号将于3月21日抵达澳大利亚的弗里曼特尔港。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