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全球变暖,为何这个冬天这么冷
2008-03-07

    来源:人民网—新华网

 

     一只受伤的幼年马可波罗盘羊卧在雪地里(3月1日摄)。

    由于今冬连降大雪,栖息于新疆西南部帕米尔高原、南部昆仑山地区的10万余只野生动物受灾,一些珍稀野生动物因饥寒伤亡,目前正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

    当地有关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将救援草料送进部分山区,以解决野生动物觅食难的问题。 (新华社 发 朱明俊 摄)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3月3日发表文章,题目是“既然全球变暖,为什么还这么冷?”文章摘要如下:

  过去一年,世界的两个半球均出现了极端的冬季寒冷天气:6月的约翰内斯堡和1月的巴格达竟然下起了雪,北冰洋的冰川在去年夏天创纪录地后退之后又卷土重来,中国遭遇了灾难性的暴风雪,全球平均气温大幅下降。

  这就难怪一些对全球变暖警告持怀疑态度的科学家、评论人士和政界人物等纷纷抓住这个机会发难。

  美国参议院环境保护和公共工程委员会的共和党联络负责人马克·莫拉诺在其博客上写道,“地球的‘热度’退了:全球正在变冷”。

    3月4日,在韩国首都首尔,一名女子用报纸遮挡飞雪从街头走过。据悉,韩国江原道及其周边地区预计还会有更多降雪。 新华社/法新 

    这种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据包括一些质疑全球变暖程度和危险性的专家在内的气候专业人士说,这属于正常的天气变化,再加上从热带太平洋袭来的一股寒潮,热带太平洋地区此次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时间较长,而一年前,这里出现的则是导致气候变暖的厄尔尼诺现象。

  许多科学家也说,这股寒流并不能影响全球变暖的诸多证据,像异常的天气变化、冰川减少,海平面上升等等。

  加利福尼亚从事遥感测绘研究的科学家卡尔·米尔斯说:“目前的变冷现象并不十分异常。”他指出,在1988年、1991年、1992年和1998年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气温下降,但是长期的变暖趋势仍是确凿无疑的。

  米尔斯说:“在拉尼娜现象结束后,气温有可能就会回升。”

  伊利诺伊大学大气科学家迈克尔·施莱辛格说,如果把近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一些现象作为证据来驳斥有关温室气体正使全球变暖的成熟理论,这样即使从好处说也是浪费时间,从坏处说更会造成一种有害的误导。要想真正了解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就需要“在一片嘈杂的背景中找出一个信号”。

  “要在我们嘈杂的气候体系中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多年的观察分析,让嘈杂之声在被均摊之后大大减弱,从而找到真正的信号。即不能单凭一年的现象就判定这是信号还是噪声”。

  北极和南极冰川范围和厚度的变化(近几年夏天北极冰川的后退非常明显,而南极浮冰的面积最近也有所增加),也很难说造成了什么特别的影响。

  通过对一些极地气候和冰川研究专家的采访以及进行的邮件交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粗略的共识:即使在北极冬季缺少阳光的极度严寒条件下,北极水域重新大面积结冰,这种新形成的冰面厚度也远远不及上世纪90年代之前大范围存在于该地区的多年形成的坚实冰层。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