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失聋哑女难住救助站
身上没带证件又无法沟通,救助站呼吁知情人提供信息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记者 刘慧娟 记者 王瑞景 2010-03-01
由于没有学过正规的哑语,这名聋哑人很难与人沟通。 本报记者 刘慧娟 摄

□记 者 刘慧娟
□见习记者 王瑞景
本报6982110热线消息2月26日,一名聋哑妇女被民警送到泰安市救助管理站。由于这名聋哑妇女随身没有携带任何证件、不会写字、不懂哑语,救助站人员难以与之沟通,至今没有掌握其身份信息。
2月26日下午,记者在泰安市救助站见到这位走失的聋哑妇女,她看起来四五十岁左右,身高约1.5米。泰安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李林平介绍说,她是2月26日上午10点左右被北集坡派出所110民警送来的,来的时候她身上没带任何证件,只带了两个编织袋,其中黄色的编织袋里装着一摞煎饼和卫生纸等生活用品,另一个灰色的袋子体积稍大,里面装着一床被子。记者看到,黄色编织袋原本是个饲料袋,上面印有“泰安宁阳工业园”字样,在灰色编织袋内还套有一个同样颜色的饲料袋,上面印着“泰安良庄”。李林平说,根据编织袋推断,这名聋哑妇女可能是附近乡镇的农民。
看到记者,这名聋哑妇女立即用手急切地比划。“她来到救助站后,不断地在用手比划着同一个动作。”工作人员说,虽然他们找了一位懂哑语的市民与她“交谈”,但是这名妇女的哑语是“野路子”,学过正规哑语的市民难以与之沟通。 “她不识字,更不会写字,什么都问不出来,目前对她的身份、家庭住址等信息一无所知。”工作人员说。
2月28日下午,记者又致电泰安市救助管理站,李林平说,从她的手势大致推断,这名聋哑妇女可能是和老伴儿一块出来时走丢的。李林平呼吁,希望她的家人或是认识她的人看到报纸后能及时向救助站提供信息,以帮助她早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