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难免受到评论和批评
2010-01-28

中国将难免受到评论和批评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0年01月28日03:56

2009年中国GDP增速达到8.7%的消息,在英国经济学界引发热烈评论。恰逢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召开,谈及中国在此次论坛提出的“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构建”主题方面应该做些什么时,英国未来学家、《独立报》副主编哈米什·麦克瑞(Hamish McRae)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国并不需要做什么。

而中国经济问题专家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认为,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因此中国在达沃斯或今后一段时期会面对更多的舆论压力。

“中国经济不会重蹈日本覆辙”

在麦克瑞看来,今年的达沃斯年会应该会比去年愉快一些。去年此时,人们都在关注正在上演的“大灾难”。至于“重思、重设、重构”的呼吁,麦克瑞认为中国自身已经做得很好了,“中国并不需要做什么,因为中国并未在这场灾难中受到多少牵连。中国的银行并未濒临破产,中国政府也不需要对他们的金融系统做出特别的支持和监管。当然,中国政府为刺激国内经济做了很多努力。我认为,中国应该继续支持国内的经济增长。近期政策有些回调,因为中国政府不愿看到经济出现过热。”

他认为,目前中国政府已开始实施经济紧缩政策,“我相信中国是全球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领头羊,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世界也极其重要。”

麦克瑞还对目前很多关于“中国将重蹈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繁荣一时到持续萧条10多年之覆辙”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从三个方面分析说,中国与日本在一些方面截然不同:首先是经济规模的潜力上,中国人口众多,是日本不可企及的;其次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层面之多也是日本所不及的;第三,“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相当于日本的上世纪50年代而非鼎盛的90年代”,中国还有大量人口正处在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

“大国难免受到评论和批评”

威廉姆斯曾在英国财政部担任亚洲经济顾问、现在是投资顾问公司“资本经济”的中国经济专家。这位爱丁堡大学中文系的毕业生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对中国了解不浅,且有自己的见解。

威廉姆斯认为,中国经济并未过热,虽然中国政府和许多媒体都有相关警示,但从日常消费品如蔬菜价格的涨幅看,只是受了雪灾的影响。即使2月份中国CPI涨幅达到3%,也不足以证明经济过热。

威廉姆斯说,中国政府正在出台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这表明对经济过热的征兆已有警惕。然而,尽管经济尚未过热,但按照中国目前的增长趋势,他估计央行最早在今年的三四月间就会加息。他认为,人民币升值3%将有利于减轻国际舆论压力,遏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也有利于中国调整经济结构。

“在达沃斯,中国比过去更容易成为焦点。经历了这场经济危机后,人们更加认识到了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中国的各项经济政策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由此也获得了极大的赞誉。但与此同时,中国必然也会受到更多的评论。我认为,面对各种评论和批评,是美国、中国这样的大国不可避免的,这是好事。英国现在力量削弱了,也就没有多少国际舆论压力了。”

威廉姆斯认为,中国在从出口主导型经济转型为内需驱动型经济方面“进程似乎过于缓慢”,而对于全球和中国经济来说,这是最紧迫的。(王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