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为西部发展提供动力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1月25日 10:11:21
(西部大开发10周年·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为西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 刘铮)2010年新年伊始,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广西成为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则在2010年初提出,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户籍城市化率远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的问题。
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部地区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经济社会取得了大发展,干部群众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发展,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而到了全国基本实现小康之时,则要拿出更大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这就是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
由于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思想观念、历史原因等因素,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于东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西部外贸占全国的比重仅为3.8%,有的省份公有制经济比重高达95%。
与上世纪50年代国家有计划地在西部布局和建设一批能源和工业项目、60年代和70年代开展“大三线”建设不同的是,这一次的西部大开发固然有国家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作基础和引导,但更多依靠的还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力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有关负责人指出,西部大开发以来,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开发,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形成了富有生机活力的改革开放新局面。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广泛吸引和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东中部地区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共同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区域合作新路子。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万家东部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创业,投资总额1.5万多亿元。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步伐加快,市场经营能力不断提高,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深入推进。特别是坚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在繁荣城乡经济、扩大社会就业、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