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一点”引发爱心狂潮
2010-01-25

2010-01-25

钟祖玉在街头演唱

收入微薄,却是自食其力

  由本报发起的“2010·虎年爱心大拜年——大型社会和谐公益关爱行动”一经推出,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专家认为,这次公益活动体现了华西都市报作为主流大报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活动中征集100位需要帮助的“铿锵榜样”,吸引了各个阶层的关注。有读者推荐他身边值得帮助的“铿锵榜样”,还有读者毛遂自荐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希望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

  □人物故事

  他是一名“舞蹈症”患者,全身一刻不停不受控制地颤抖。他也是一名流浪歌手,在街上演唱时,他只能歪坐在一支约1米高的铁制话筒前大声歌唱。陪伴他的,是一辆锈迹斑斑的小三轮车,一个70厘米高的黑色音箱。

  2010·虎年爱心大拜年大型社会和谐公益关爱行动

  反响强烈社会各界热议“100多一点”

  上周星期五,本报“2010·虎年爱心大拜年——大型社会和谐公益关爱行动”见报后,本报新闻热线响个不停。截至昨日,已接到近300条读者的电话。

  公务员黄先生今年28岁,干了几年的清闲工作后有点寂寞难耐。早在去年上半年,他就开始谋划下海做点“大事情”。为此,他经常泡在网络上寻找项目。最近,他终于找到了方向——开一家速递公司。然而,他最担心的是初出茅庐,自己的那点积蓄很快就会被用来交学费。“如果,有人能给我注点资,再给我出些点子,我相信我一定能行。”

  罗玥是一名中学数学老师,她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在冬天,不仅能给弱者温暖,还能给他们带来奋进的力量。她说,在她的班上,就有品学兼优但家庭困难的孩子,每次看到这些身着单衣的孩子都让人特别心痛。“如果我的学生能受助于这次活动,那就太好了。”

  成都金房集团董事长王晓白说,华西都市报此次策划的大型公益活动,突破了一味扶助贫弱群体的传统模式。“它更加关注的是前进中的力量,这是公益活动的突破点,也是公益活动的进一步细分。”

  你在哪里?全省继续搜索“铿锵榜样”

  此次活动中,将要征集推选100位“成都铿锵榜样”。或许,你是自强不息但需要帮助的在校优秀大学生;或许,你正处于创业关键阶段但急需帮助的年轻人;或许,你是感动了成都的普通人物;或许,你是正准备在新的一年实现自己居家梦想的“蚁族”……

  不管你是基层公务员、普通老师、民间志愿者、还是一名环卫工,只要你是一名对生活充满乐观精神的打拼者,只要你相信社会充满了爱心和力量。“我们尽管还没有得到成功,但我们一直在打拼的路上。”只要你的身上代表着成都正在前进中的力量,你就是我们要寻找的“铿锵榜样”。为此,本报继续开通热线86969110寻找“铿锵榜样”。同时,还对外公布一个QQ群号:24841843。

  患“舞蹈症”的流浪歌手

  患小儿麻痹症的他自食其力

  暖暖的冬日阳光下,白果林小区文华路街边的健身广场上,46岁的钟祖玉身着红色褂衫,黑色长裤,坐在一根折叠凳上,头部微微朝右歪斜,唱歌的时候身体一刻不停地抖动。他的面前,放着一个印有绿色藤条植物的小桶,里面放着几张零碎的一元小钞,还有一张鲜红的获奖证书。

  《水手》、《朋友》、《中国人》,每换一首歌,钟祖玉都要向右弯下身子,伸出弯曲颤抖的手调试音箱按钮。三三两两的市民被他的歌声和奇怪姿势吸引过来,有人递上一元钱转身离开。唱歌的间隙,钟祖玉抖抖索索地拿起一瓶矿泉水,扭开瓶盖,一晃一晃举起瓶子喝着水。演唱结束后,他一个人把折叠凳、话筒架、音箱、电瓶一一搬上三轮车。“我除了不能负重,不能做太细致的动作,其他的都还可以。”

  身体残疾却从没有放弃

  钟祖玉的老家在郫县德源镇柏林村,两个哥哥很早就分家独立出去了,他一直和父

  母生活。生病后,他借侄女的课本自学识字。他爱唱歌爱下象棋,曾连续两次获得乡镇象棋比赛冠军。在乡镇的残疾人运动会上,他还获得过100米短跑第六名的成绩。

  1997年,钟祖玉买了一辆小三轮车,开始在乡间道路上学骑三轮车。学会骑车后,他再从朋友处借到一套简易的家庭影院,买了两个60来斤重的电瓶,他要骑着三轮车出门唱歌了。“首唱”当天,挣了150元钱,那夜他兴奋得无眠。

  从此,他骑着三轮车在崇州、大邑、华阳等各地唱歌,最远去过乐山,呆得最长的是成都。

  2001年,钟祖玉的父母相继过世。乡政府的领导劝他住到敬老院,他拒绝了这个善意的安排。每天早上9点,钟祖玉骑着三轮车赶到超市,把头一天唱歌挣的角票、元票拿到超市换成整钱。“别的食客看到我恶心,老板担心我进门影响他生意。”他就买了菜自己回出租屋做饭。

  想做次全面的身体检查

  除了下雨天,钟祖玉每天都要骑车出

  门,从下午五六点唱到晚上8点,再一个人骑着三轮车回家。

  “我闲来无事就翻歌谱。”钟祖玉说,只有唱歌和看书时他才能忘了自己身上的疾病,无时不刻的颤抖在他睡觉时会暂停。“但只要我一醒,身上就开始抖,尤其是腰部到颈部之间,抖得最厉害。”

  在钟祖玉的老家,放着一张过期报纸。“报纸上新闻里,一个和我得同一种病的人治好了,我每看一次报道就会多一点希望。”钟祖玉说,小时候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过,但没有查出病因。

  他唱歌挣钱后,也找过江湖游医看,但花了不少钱也没治好,“我不敢上大医院,报纸上说医好我这种病要30万左右。”坐在出租屋前狭窄的巷道里,钟祖玉有点失落。

  钟祖玉的心愿非常简单,他就想找一家医院做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弄明白病根儿,好继续与病魔做斗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