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代课教师是“过河拆桥”
2010-01-25

清退代课教师是“过河拆桥”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1月24日 15:48   

   “用清退的方式处理代课教师的出路问题,就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我不反对基层教育的正规化,但要想出一个比‘清退’更体面的办法,要更有人情味点。”——省政协委员易中天

    易中天委婉谢绝了记者当面采访的要求,不过,电话中他表示,针对清退代课教师的问题,他愿意通过本报表达一些观点。

    他说,有许许多多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忍受着清贫甚至歧视,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传播知识,教书育人,没有他们,许多最基层的学校根本就不可能维持。他们不是中国教育的脊梁,却是中国教育的脚板。

    出名后的政协委员易中天,每次出场都成为媒体“围攻”的对象。也许是为了“防围”,易中天昨日14时35分就悄悄来到了会场,成为最早到场的委员之一。

    前两年,学者身份的易中天因为“品三国”一炮而红,同时,其作为福建省十届政协委员的身份才引起了民众浓厚的兴趣。

    是不是因为“蹿红”,他才破格被选为省政协委员?他又提交过哪些提案呢?

    并非靠“三国”当上省政协委员

    记者了解到,易中天并非是靠“三国”当上省政协委员,其委员身份可是老资格了。

    据相关人士透露,很多人都认为易中天的省政协委员身份是最新的,其实,早在不为大众所知的十年前,他就是福建省政协委员了。“他不仅是福建省十届政协委员,也是八届、九届的政协委员。”

    掐指一算,这年头可长了:一届委员要当五年,两届就得十年,再加上十届三次会议的这三年,他足足当了13年的政协委员。

    最早在1999年提交提案

    易中天当了如此多年的政协委员,又是妙笔生花的文史工作者,不禁让人好奇,他提交了多少提案?是否同样文采斐然?

    调查结果是“学术超男”这些年的提案总数共7份,最早的一份1999年2月提交,提案名为“建议将‘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更名为‘福建省人文社会科学奖’”;最晚的一份则是2005年1月,名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惩侵权行为”的提案。

    福建省政协办公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是否提交提案以及数量多少,完全是个人自由行为,政协没有强制要求。(东南快报许才芳韩慧英林朝阳)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