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调整人口结构至关重要
来源: 科技日报 2010年01月19日
本报讯 (记者束洪福)在日前举行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讨会暨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重大研究成果《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完成发布会上,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李培林等专家指出,人口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目前,我国人口总量控制的目标已基本实现,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出现一些问题,如年龄结构快速老化、出生性别比攀升、素质结构改善但变化滞后、人口流迁分布存在结构性障碍等,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人口结构问题大于人口增长问题,已到了人口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
专家们认为,人口问题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阶段,巨大人口规模成为负担;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工业社会阶段,人口规模巨大不成为问题。人少且素质高、结构合理能够创造出较高的社会生产力;而人多且素质高、结构合理能够创造出更高倍数的社会生产力。资源环境的消耗和使用不在于人口多寡,而在于生产力水平和有效使用方法及其整合程度。
专家们分析说,人口结构是指一定地域空间、一定时期内,人口总体中不同属性或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从社会结构角度看,人口结构是资源和机会配置在人口属性或要素上的反映。而什么样的人口结构是合理的呢?人口结构合理是指人口结构本身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即是“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相适应”。因此,人口结构调整应成为当前社会结构调整的重点任务之一。
专家们建议,要统筹考虑人口与经济、政治、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规范人口再生产行为中需要及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同时,要从重点“控制人口数量”转变到重点“提高人口素质”上来。
作者: 束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