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艺革:心系百姓真情为民
来源:人民网 2010年1月18日09:55
人民网广西视窗宜州1月18日电 一腔真情,一种责任,支撑一个基层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这个基层岗位上连续干了3年,当得知上级要把他调往其他乡镇担任指导员时,100多位群众代表联名“上书”请求他留下,他被村民地地道道称为“兄弟”,带领村民从贫穷走向富裕,从陋俗迈向文明,把村庄从落后提升成先进。他就是宜州市怀远镇李家寨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宜州市糖业局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孔艺革,一个淳朴坚韧的汉子,刚近46岁,头上已添了不少白发。
情为民所系
“李村有个指导员,走村串户不得闲,帮困助学掏腰包,造屋修路又捐钱……”这支流传在怀远镇李家寨村家喻户晓的山歌,饱含群众对孔艺革的感激之情。
“拉近和群众的感情,做群众的贴心人,才能很好地把党的惠民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去,把群众团结起来”,孔艺革动情的说。
2007年初,孔艺革刚到李家寨村任新农村指导员时,每次到村里开展工作,群众不怎么信任,认为上级是搞形式主义,指导员来一年又换人,甚至还有群众和孔艺革“唱反调”,工作得很不顺心。回到家里,感到很疲惫,工资又不多得,每个月还要添上近200元路费,值得这么卖力吗?孔艺革多次反问自己。
然而,村中条条黄泥路,群众年人均2000元的收入,村里的多种不良习气,一切都深深地印在孔艺革的脑海里,决心要改变这一切。他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把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干到底,和村“两委”干部干出个样来。
于是,孔艺革利用晚上下队串户,用三天时间,走遍全村17个自然屯,32个村民小组,他深入到老党员、老村干和村民家中和村民们促膝谈心,谈党的政策,谈时代的走向,谈建设村里的想法。并认真将村情民意详细记录,并撰写了《李家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为李家寨村理清了长期和今后3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他的真情感动了村民们,半下来,他成了家户喻晓童叟皆知的新指导员,村民们有大小事都乐意找他商量解决。
从驻村开始,他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2007年蒋村村民组长韦正华爱人患类风湿多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孩子在校读书,生活陷入困境。孔艺革得知后拿出500元钱送到家中,鼓励他度过难关。2008年春,得知在怀远中学就读的祥合屯16岁学生韦义荣其父亲因车祸去世,跟随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由于拿不出伙食费给孙子,常常背地里流泪。孔艺革知到后,立即给韦义荣资助在校生活费600元。接过孔艺革送来的生活费,韦义荣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老人紧紧地拉着孔艺革的手,热泪盈眶。
2008年初,孔艺革得知上盘屯特困户65岁兰锦秀早年丧偶,儿子在外务工患上急性阑尾炎,由于经济困难延迟了最佳治疗时机,后虽经医院抢救治疗挽回了生命,却耗去医疗费15000多元,倾尽全家所有积蓄,还欠下亲朋好友上万元。兰锦秀一家居住的两间泥瓦房已年久失修,摇摇欲坠,急需推倒重建。祥合屯五保户韦新日,因下肢严重残疾无法行走,生活靠政府救济,住房也是年久失修的泥瓦危房。为解决这两个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孔艺革一方面打报告、跑民政部门解决两家人的建房资金问题,一方面发动本屯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两个困难户终于在当年五一节前住上砖瓦结构的新居。
村里的60多岁的韦大妈激动的说:“小孔做得好咧,把我们的事,当成他自己的事,那家有困难他尽量帮,做事也公道,做什么他都公开出来,和大家商量,修路啦、种蔗啦,都是关心我们多,我记得07年来,他带大家修路、到处去帮我们找钱,请外面的有本事的人来教大家养蚕、种甘蔗,日子越来越好啦,我们感谢他”。
利为民所谋
孔艺革感慨道:“怀着责任心做事,凭着良心讲话,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受村民们拥护和爱戴”。
他第一个任务决定解决上盘屯行路难题。上盘屯通往323国道线主道是长达3公里的泥巴路,每逢雨季,道路泥泞不堪,全屯几百吨原料蔗和其他农产品难以运输。然而计划75万元的筑路资金对于上盘屯这样一个地处边远山区,既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来源,又没有上级拨款的贫困村屯来说,是个天文数字!思前想后,孔艺革决定干!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干!为激发群众筹资修路的热情,孔艺革个人首先主动带头捐资500元,并多方奔走联系友好单位、亲朋好友、企业老板提供赞助。
所有的村民被孔艺革责任心和良心感动。群众纷纷解囊,不久就筹工程启动资金35.5万元,工程于2007年7月顺利开工。为减少群众负担,他和村两委干部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达成了集资和投工投劳修建村级水泥大道的决议,群众自己购进原材料、聘请专业机械、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的办法进行施工。很多群众全家老小不计报酬地投入到工程施工当中。大家拧成一股绳,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一条长3公里,宽4米,厚度20公分,耗资60.12万元的水泥硬化路顺利完工,比原计划节约投资14万多元,上盘屯83户群众从此彻底告别了行路难的历史。
2008年六月,李家寨村洞背屯吴庆森、李家寨屯的李智良、六塘洞屯韦信山等三户均因水灾房屋倒塌,并且均是困难户,自己筹资建房确有困难。为了解决这三户的倒房重建问题,孔艺革亲自向镇政府打报告,为他们争取到水毁民房重建资金,帮助制定建房规划,协调解决建房用工难问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当年国庆节前,三个倒房户也全部喜迁新居。
村民蓝玉娥说:“指导员做事,大家放心,修路也好,其他的事也好,做完了他就喊村干把每一分钱的使用情况在村头的公开栏里写出来,让大家明白,大家信服又感谢他。”
智为民所用
“因地制宜,为群众谋划科学发展新思路,树立好榜样,以先进带领后进,那样会事半功倍。” 孔艺革说。
2008年初,他向村“两委”提出,打造祥合屯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带动其他村屯发展的工作思路,得到大家赞同。通过全面调研论证,反复斟酌筛选,孔艺革最终选定了有六个村民小组、168户、人口720人,民风比较淳朴、群众凝聚力较好的祥合屯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
说干就干,孔艺革指导群众结合本村屯实际,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了祥合屯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屯内主巷道水泥硬化路、文化活动室、篮球场、戏台、绿化带等,并组织群众讨论通过各项施工方案。
画好发展蓝图,孔艺革就和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广泛发动群众,筹集资金。由于在上盘屯修路中积累了丰富的群众经验,工作起来还算得心应手。为了带动祥合屯群众捐资建屯的积极性,像在上盘屯一样,他主动为修路捐款500元,同时先后20多次到市直各单位各部门,有实力的个体工商户、企业老板,筹集捐款8.1万元、物资折款1.5万元。
在孔艺革智慧和爱心的感染下,祥合屯群众踊跃捐款达35.4万元之多,所有款物合计45.8万元。经过3个月的精心施工,一条全长2.2余公里,宽4米,总投资39万元的水泥硬化路顺利竣工。2009年3月,又相继建成文化室、篮球场、戏台,硬化公共场所1160平方米,绿化公共用地5670平方米、义务绿化植树400多株。一个展新的祥合屯呈现在群众眼前。2009年3月28日,祥合屯举行了隆重的新农村建设庆祝典礼,村民在家门口载歌载舞,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地庆祝这一历史的改变。
在祥合屯群众齐心建设新家园,和谐新风尚的带动下,李家寨全村群众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2009年6月,斋塘、拉瓦等村屯的群众纷纷仿效,不等不靠,自筹资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孔艺革再次分别给两个屯捐资500元。
“合法合理调解民事纠纷,融洽邻里关系,是村子安宁和谐的前提” 孔艺革深有感触的说道。
作为基层干部,最难做的工作是调解村民纠纷,有些事情合法不合理,有些问题合理不合法。既要合法,更要合理,当事人才心服口服。
有一次,在处理祥合与蒋村两屯310米屯级水泥道路公共路段建设资金比例分配问题纠纷让孔艺革左右为难,由于蒋村不付给修路款,祥合屯少数群众采取挖路阻断交通的过激行为,给蒋村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一起群体性事件一触即发。孔艺革到现场组织调解时,两屯群众人各讲困难,一时无法解决。孔艺革指出挖路群众的错误行为,指令挖路的人填平受损路面,组织双方群众代表协商共同修路投资比例分配问题。当晚,他自己买菜深入到骨干群众家中座谈,了解实情,调解问题。回到家,已是凌晨一点半。第二天双方群众达成协议签了字,工程顺利进行,两屯因此息事,和睦友好。
孔艺革告诉笔者,几年来,为了搞好村级工作,家里的大小事情几乎都是妻子操劳,自己觉得很惭愧。在村级工作,事无巨细,都得处理。工作时间不规范,生活无规律。
在孔艺革工作日记,有这么几天:08年1月10日,祥合屯五保户韦新日下肢严重残疾无法行走,生活靠政府救济,泥瓦危房年久失修。一早我去民政部门落实了建房资金,亲自帮他联系砖块,水泥和瓦,下午找了5个群众一起帮韦大爷拆旧房。3月1日,召集村民小组长到村委学习会议内容,具体商量各屯产业调整面积、品种及技术指导等事项。3月9日,和村民小组长到各队传达会议内容,重点跟村民讲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要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再如,09年12月20日,宜河高速路三标段征用弃土场,群众抵触情绪大,为维护双方利益,我和施工方谈到晚上12点,最后施工方同意为群众开挖一个300多平方米、深米的水池和修一条宽2.5米的机耕路,机耕路路面放风化石用机械进行碾压,赞助8500元钱给他们对水塘和路基进行加固,施工方在归还土地时,要求在耕作面1米以内不堆放影响耕作的物质,并在耕作面放30公分厚的水塘泥或田泥,用机械对耕作面进行松土,变成一块好田地。群众都满意的签订了协议。3月17日,市里农业科技员到村委举办无公害蔬菜种植培训班,我们17个党员示范户和67位村民参加。类似这样的“忙碌”日记有几大本。
孔艺革高兴地说:“村民们富裕了,爱文明了,树立好风尚,是党的政策好,是村民勤劳的结果……”。
如今,李家寨村的年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几乎家家户户都起了楼房,多家买了小气车,村里的陋习消失了,整个村里的产业结构都呈现了科学化的格局,村民稳产增收。
近3年来,李家寨村先后获得自治区“铁路护路先进村”、河池市“文明建设先进村”、“河池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及宜州市颁发的多项先进、优秀荣誉和称号,孔艺革也连年被评为河池市优秀新农村建设指导员,2010年1月被推荐为自治区优秀新农村建设指导员。
如今,李家寨村新农村建设的各种先进经验得以广泛推行,孔艺革的脸上笑容舒展,他说只要群众信得过,他愿意努力干下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村民把李家寨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示范村”。
看着背靠青山绿树的村庄,村中道路宽敞整洁,村民喜气操忙,不禁让人感慨: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这个人用真情生发的凝聚力是强大的,孔艺革就是这样的人。
“文化室里亮堂堂,篮球场上娱乐忙,戏台上演彩调剧,村委旧房变新房,旧村一朝换新颜,群众生活比蜜甜,村屯纠纷全化解,全靠孔哥带头忙……”如今,这样的山歌已经飞出了李家寨,越传越远。(朱昌敏 樊仲宇 谭敏虹 韦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