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女婴 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2010-01-15

2010年01月15日08:26合肥在线

  爱心人士依然奉献爱心,认为不该放弃

  医生建议等待检查结果,配合医院治疗

  昨日下午15:00,“”的妈妈王雨琴和奶奶付正琴坐在小旅馆的床上,低着头一言不发。在一天一夜的反复思考后,两人作出了痛苦而又悲凉的抉择。

  “医生说了,孩子不一定治得好了。”付正琴低声说,“钱都是好心人捐的,不能白扔了。俺们不治了,把钱给能治好的小孩吧。”王雨琴点点头,没有说话。

  就在婆媳俩决定放弃的时候,好心人对“奇迹女婴”的捐款却在不断地积累。昨日下午,安徽商之都合肥旗舰店的后勤员工举行了捐款仪式,更多的善款正在从各个角落涌向“奇迹女婴”。

  绝望

  出院回家

  不浪费钱

  昨日下午15:00,“奇迹女婴”的妈妈王雨琴和奶奶付正琴坐在小旅馆的床上,低着头一言不发。房间中没有一丝声音,唯一活动的是电视机中蹦来蹦去的广告。

  未来 原本还有很多打算

  “前几天,护士说小孩吃喝都挺好,我们高兴的不得了。”付正琴说,“我们想,深圳的医院肯定是误诊了,小孩没有病。”婆媳俩曾以为,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孩子肯定能健康出院,甚至已经开始计划日后生活。

  “我和她爸爸都还年轻,以后挣了钱,会一笔笔地还给好心人们。”王雨琴用一个本子记下了她能找到的所有好心人的名字和号码,打算日后还钱时再联系他们。

  梦碎 放弃治疗出院回家

  她所有的梦想和希望都被一张核磁共振图像无情地击碎了。前天上午,医生看过核磁共振图像后告诉她们,孩子的脑部发育不良,可能无法治愈。

  婆媳俩跌跌撞撞地从医院回到小旅馆。一进门,付正琴就开始哭泣;而王雨琴则在床上坐了一天,水米未进。痛苦和绝望再次笼罩了这个不幸的家庭。

  在两天一夜的反复思考后,婆媳俩做出了痛苦而又悲凉的抉择:放弃治疗,出院回家。

  “医生说了,孩子不一定治得好了。”付正琴坐在床边低声说,“就算治好,也是个没用的人。俺们的钱都是好心人捐的,不能白扔了。俺们不治了,麻烦记者把钱给能治好的人吧。”

  “如果能治好,我们就是卖血也要给她治病。可现在没有盼头了,治疗也是白花人家钱。人家好心给钱是让她看病的,不是给我们浪费的……”王雨琴已经无法说下去,泪水像断线的珠子一样从她脸上滑落。

  婆媳俩对记者千叮万嘱:千万要将孩子的病告诉仍在捐款的好心人。“不能骗人家。人家捐钱是为了救人,孩子眼看治不好了,捐钱也没用了。”

  无奈

  尽心养育

  听天由命

  婆媳俩并非因缺钱才放弃治疗。几天前,有一位好心人悄悄向省立医院的账号上存了上万元。直到昨日,“奇迹女婴”账户上还有9000多元,而更多的善款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她涌来。

  “这些钱我们一分都不会要,”王雨琴已经跟婆婆商量好了一切细节,“出院的时候,我们把钱交给记者,由记者还给好心人,或者再拿给更需要帮助的人,给那些能治好的人。”婆媳俩则将带着病弱的“奇迹女婴”回霍邱老家。“慢慢养着,看能不能养好。”

  付正琴说:“前两天我抱着她去检查的时候,她笑了一下。我心里那个高兴啊。医生说她脑子有问题时,我感觉像五雷轰顶一样。如果她治疗有希望,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做什么我都干。可现在……只能抱回老家,用牛奶好好喂。”

  “我发誓,绝不会再把孩子丢弃。只要她有一口气,我们就会养活她,请大家放心。”但王雨琴也知道,孩子现在出院,情况将很危险。“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剩下的就是求老天爷发慈悲了。”

  可她也担心,即使孩子能存活,将来的生活也是一个问题。“在老家村里,有一个脑瘫的痴子。爸妈都死了,跟80岁的老奶奶过日子。过得很不好,大家都不忍心看。”王雨琴哭着说,她害怕“奇迹女婴”长大后也落入相同的悲惨境地。

  不弃

  尽心尽力

  不求回报

  滚滚爱心依然在汇聚

  就在婆媳俩心如死灰,打算放弃治疗的时候,滚滚爱心却仍在不断汇聚奔流,并一次次将“奇迹女婴”推向生的方向。

  昨日下午15:00,商之都公司合肥旗舰店的一楼大厅中,人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商之都旗舰店总经理周宏春第一个向捐款箱中投入了善款,随后是第二个、第三个……从总经理到商场保安,所有的商场后勤员工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我们5个保安凑了100元,捐的不多。”一位保安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我一个月收入只有700元,能力有限。多少给小孩凑点药钱。”

  从昨晚开始,商之都旗舰店在所有收银台都摆上了小捐款箱,并将“奇迹女婴”系列报道的剪报放在了醒目位置。“不管女孩病情如何,我们总是想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哪怕让她在医院里多治疗一天也是好的。”商之都营运督导中心主管许辉说。

  病情难治也不应放弃

  在商之都商场里,一位正阅读剪报的女士得知“奇迹女婴”目前的病情后说:“虽然女婴可能治疗不好,但并不代表人们就该放弃她。再说,我们凭什么去断定一个才20天大的小女婴的未来呢?”

  另一位捐款的杨莉女士也表示,就算病情难治,也不应该放弃女婴。“生命是不分贵贱高低的。既然她顽强地活了下来,那社会就不应该再次放弃她。”

  商之都旗舰店表示,将在今明两日组织全体员工捐款,并将善款汇入医院账号。“我们不能决定她的病情,但能决定自己做什么。”一位员工说,“她还那么小,谁知道未来会不会有科技能医好她的病呢?”

  祈祷

  等待两天

  盼望奇迹

  最终诊断还要等待两天

  昨日下午,记者就女婴的病情咨询了省立医院新生儿病房副主任医师陈名武。陈名武说:“目前,婴儿的诊断材料只有一张核磁共振图像,从图像看婴儿脑部发育不良。但要对她身体作出一个综合的判断,还要等明天全面检查结果的出炉。”

  陈名武分析,“奇迹女婴”早产30天,出生后又遭遗弃。“早产儿本身大脑发育就不足,再加上出生时缺氧、出生后遭遗弃,所以大脑有问题也在意料之中。而大脑发育不足是否能治疗得好,只能边积极治疗边观察。”

  他建议王雨琴再等待两天,等全面检查结果出炉后,他将对女婴的身体状况做一个评估。“是出院还是治疗,那个时候就有比较明确的诊断意见了。”

  配合治疗不能轻言放弃

  据合肥市妇幼保健所所长傅苏林介绍,合肥每年都会发现一些因疾病而遭父母遗弃的婴儿,其中有不少就是脑部疾病。

  “现在对大脑发育不良已经有很多治疗方法。尤其是‘奇迹女婴’目前只有20几天大,本身又属于早产儿,大脑正在发育之中。如果积极地对她进行治疗,也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傅苏林建议女婴的家长要配合医院进行治疗,不能轻言放弃。

  记者将医生和专家的意见转述给了王雨琴和付正琴,并劝她们再等待两天,至少要医生对婴儿的身体做个全面的评估,他们表示愿意听大家的意见再多等两天。

  在这两天中,婆媳俩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祈祷:愿“奇迹女婴”能再次上演奇迹;愿“奇迹女婴”的身体,能让她还拥有“被拯救的价值”。

  记者手记

  别抛弃 别放弃

  昨天上午,刚出生22天的小女婴在医院保温箱中安然地睡着。早产的她比一般婴儿瘦小些,皮肤黑黑的,胳膊又细小。可除此之外,她看上去和普通婴儿没有什么两样,能吃,能喝,还会笑和招手。

  就在女婴沉沉睡着的时候,在不远处的一个黑暗、狭小的房间中,她的妈妈和奶奶默默流着泪。她们曾抛弃过女婴一次,又奇迹般地重新拥有了她。如今她们也许不得不再次“抛弃”这个孩子。

  谁都没有想到,“奇迹女婴”的故事竟然如此发展。

  任何人都不愿抛弃自己的儿女。但未来似乎清晰地摆在眼前:婴儿逐渐长大,却不会走、不会说话;父母渐渐老去,直到支撑不住,颓然倒下。更不用说那些无穷无尽的医疗费,将像巨石一样将家庭死死压住,沉在黑暗的大海中难以挣脱。

  医院的保温箱里,小女婴沉沉地睡着,如此香甜。睡梦中,小女婴轻轻地摇了下脑袋,嘴角挂着一丝弧线。不知她的梦中有什么?她是否还会感到凄风苦雨的寒冷,或是冻馁交加的饥饿?

  她还不明白自己的身份、自己的“传奇经历”。可能她永远也不会明白。但现在,她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刚出生的,需要大人保护和照料的小婴儿。

  或是出于善良、或是出于担心,她的母亲已经决定放弃治疗了。将钱从她身上省下来,送给更有希望的人。这个理由似乎无懈可击。

  也许,她是个“无用的人”,一个“没有希望的”婴儿。她能够在严酷的自然中挺过来,却难以在温暖的无菌病房中生存下去。对于这个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生命,我们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见习记者 张梵晞文/摄

来源:腾讯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