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侨会09十项点评真情励人
2010-01-14

世侨会09十项点评真情励人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1月14日09:50 

  成立发展已经十年的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伴随2010年的新年钟声,豪情满怀地跨入了更加充满希望的庚寅虎年。回眸过去的2009年,世侨会收到了众多真情鼓励与诚挚评价,其中梳理十项海内外点评,作为向新年献上的一份特殊贺礼。

  海外华侨华人对世侨会的新年寄语认为,过去的一年,世侨会站在了服务全球华人的平台上,情真意深,心实语厚,爱满人间。一些欧洲华人社团纷纷认为,世侨会的情怀深厚,精神感人,说做合一,脚踏实地。没有一件工作应付推诿,没有一件事情不能热心热意。来自世侨会的春风让人清爽惬意,放心无虑。

  东南亚国家的一些侨团负责人新年寄语中这样形容,世侨会的工作似小胜大,形轻实重。可贵在长期持之以恒,重要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无论任何时节,都能真正感觉到对人、对工作的负责、认真、细致、周到。无偿服务、从不讲价钱,也未取报酬,积极主动,坦诚率真。

  来自港澳同胞的新年寄语祝福贺岁中谈到,世侨会是一个非盈利社团组织,确实坚持了公益爱心至上,无偿服务第一,以侨爱侨为本,团结奉献的高尚精神。不少台湾同胞称赞世侨会在过去的一年里,成绩喜人,贡献颇多,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两岸民间推动合作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也是台湾同胞的真诚朋友。来自台湾的新年贺卡这样写道:世侨会为促进两岸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提供了信任,令人欢悦信服。

  国内民族地区的干部反映说,世侨会的人士们讲感情,有真情。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说到哪里就要做到哪里,让人高兴,让人信任。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们表决心说,你们的身影就是将来我们的行动,你们的爱心就是我们的榜样。今天你们帮助了我们,明天我们长大一定服务更多的人。

  四川灾区汶川漩口小学的六年级数十名同学的感恩信中写到,一滴水可以育活一颗苗,一片爱心可以滋润一个人的一生。华侨叔叔的爱心奉献和无私,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希望,对祖国充满了无限感激,对伟大的党充满了无限深情。父母爱我们,老师爱我们,天下华侨爱我们,我们在共和国的蓝天里是幸福的一代。河北省隆化县战斗英雄董存瑞牺牲地——隆化一中的2000名师生在致谢感言中表示,在烈士曾经牺牲的沃土上成长学习和生活,我们一定做一名道德高尚的人,学习用功的人,立志成才的人和报效祖国的人。

  天津、山东、内蒙、广东、湖南、河南、广西、辽宁等“百市千县服务直通车”活动的地方政府负责人表示说,直通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农民高兴,农村欢迎,利国利民,功载千秋。天津宁河县、郑州上街区、新疆托克逊县、四川汶川县、山东禹城市、辽宁鞍山市等地积极加强与世侨会的联系,广泛加强与海外侨胞的交流合作,取其所惠,得其彼赢。这种紧密型的直通车互联关系,让海外侨胞更加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时代价值。

  海内外华人书画艺术家们十分青睐世侨会的服务平台,中国国际书画院院长孙泳新经常赞扬世侨会,不图名,不图利,一心一意为社会,所为所行是一种新时代的雷锋精神,充满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充满了优秀的人格力量。河南75岁高龄的退休教师陈沙新年寄语中说,世侨会的活动频繁、活跃,非常有生机有意义。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原主任刘全喜主任题字赞扬道:世侨会的广泛作用令人钦佩,是一个桥梁加纽带,立地又顶天,呕心世侨业,风范五洲传的榜样团体。

  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佛教界、中国天主教界、中国伊斯兰教界、中国维吾尔族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人士们纷纷给2009年的世侨工作带来了鼓舞与鞭策。他们普遍评价世侨会办实事,讲诚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具有强烈的大局意识,行为规范,工作标准高,桥梁纽带作用发挥的好。

  回眸2009不平凡的一年工作,世侨会的人士们感受最深的一点是,要始终心系祖国,情牵人民,奉献社会,服务侨胞。最根本的任务是大力坚持爱国主义,大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荣辱与共。2009年让世侨会人士们最感欣慰的是:始终不渝地坚持做好祖国和人民的喉舌,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积极促进者。

(责任编辑:石溪)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