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13个全省110宣传日之际
2010-01-13

写在第13个全省110宣传日之际
 
 
 
来源:济宁日报
  
2010-01-13 08:14:11
 
 
 

  



  有这么一群人,当人们遭遇违法犯罪侵袭或陷入困境时也许会首先想到找他们;当人们认为处理纠纷不满意的时候也许张口就会责骂他们;当人们享受平安幸福生活的时候也许会忽略他们……他们不求索取,忍辱负重,召之即来,无怨无悔,他们就是被遇到危难的人们亲切地称为“百姓的保护神”、被受救助的群众称赞为胜过远亲和近邻的“110”!

   在济宁市区,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就是一支承担着110接处警等职责的队伍。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这支队伍就接处警6万余起,救助群众1000余人,有20户低保家庭长期受到他们的物质资助和精神鼓舞。他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视百姓为家人,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值守在岗位上。

  突遭侵害惊恐之时110神兵天降

   真情故事一:2009年夏季,在济宁至徐州、单县、沛县等长途客车上接连发生多起抢劫案件。违法犯罪嫌疑人极其嚣张,上车之后即肆无忌惮地从车前部行李箱一直摸到车尾部,像拿自己的东西一样,只要发现有值钱的东西就一概拿走。乘客稍有反抗,他们就大打出手。其中有一次,一位女学生因反抗了一下,被这伙人打得满面是血。有气不过的乘客悄悄将录下来的视频资料送到了济宁电视台,想通过新闻媒体发动群众提供这伙歹徒的线索。正当这伙抢劫嫌疑人在屡屡得手,自鸣得意之际,殊不如,特警支队已将他们纳入了打击视线。6月4日上午9时许,在济宁至徐州的长途客车上,两名嫌疑人中途上车,假装手扶着行李架向车厢后部走去,当其中一人的手感觉到一个旅行包里有他们想要的物品时,立即旁若无人地把旅行包拿到了后排的一个空座上,从容地打开旅行包,从中盗得一部价值1800余元的数码相机。然后,他们又经过一番搜索,感觉没有油水之后,要求下车。这时,那名丢东西的女乘客似乎有所觉察,看了他们几眼。这两个人眼睛放着凶光,死死地盯住女乘客,直到女乘客胆怯地转过脸去。所有这一切,都没有逃过车上特警支队一大队便衣民警的眼睛,为了不惊扰车上乘客。便衣民警不动声色地跟随这两个嫌疑人下了车。这时,长途客车后跟随的一辆轿车戛然而止,接应这两名嫌疑人。说时迟,那时快,便衣民警果断出手,猛扑上去,将这两名嫌疑人控制住,从其身上搜出匕首两把,赃款若干。接应的轿车见势不妙,一踏油门逃窜了。经审讯,嫌疑人张某、周某均对其盗窃事实供认不讳。并供述了一年来他们伙同韩某、汤某交叉结伙,在长途客车上疯狂作案多起的犯罪事实。至此,长途客车上的系列盗窃抢劫案成功告破,长途客车线路回归了往日的安宁。

   真情故事二:2009年11月22日17时40分许,鲁宝集团的女员工张圆刚从贵和购物商场东门购物出来,突然身后窜出两个年青人,一把就把张圆肩挎的手提包抢走。“遭人抢劫了”。张圆反应过来时,两个嫌疑人已沿商场东墙向南逃出好远。这时,有目击群众及时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正在人民医院门口巡逻的特警支队三大队十一中队民警接指令后,立即警车调头决定顺河边路进行堵截。警车从医院西墙小路由南向北快速赶往现场附近,刚过了小桥时,民警就看见有两人慌慌张张地正向南跑,于是迅速下车进行截击。慌不择路的两人见民警在前面挡住去路,遂逃进附近的居民小区。民警紧追不舍,最后将两人在小区内抓获,当场从其中一人身上搜出被抢的黑色手提包,为失主挽回了经济损失。

   真情故事三:去年10月24日,特警支队六大队民警在市中区柳行路附近发现一名50多岁的老汉形迹可疑。此人推一辆自行车,戴一副大墨镜,走走停停,尾随一名散步的80多岁的老太太,有几次想下手抢夺,但都因意外原因没能得逞。最后,老汉趁老太太歇息的时候,快速出手,将老太太的金耳环抢走。此时,一直观察着老汉动向的特警立即上前,当场将抢夺犯罪嫌疑人朱某抓获,并从其身上搜出金项链、金耳环等赃物。经调查,朱某自9月份以来以中老年妇女为作案目标,伺机抢夺作案近20起,涉案总价值近2万元。事后,家住济宁市硫酸厂宿舍的杨某代表其母亲来到六大队,赠送一面绣有“反扒神手人民卫士”的锦旗,对公安民警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及时抚慰受惊吓老人深表谢意。

  剑拔弩张危急关头110挺身而出

   真情故事一:2009年9月27日16时30分,特警支队一大队民警巡逻至火炬路东石佛村北首时,发现一名满脸带血的中年男子手持铁棍追打另一名男子,另有十多名中年男子在他们身后吵吵嚷嚷地追赶着,眼看一起群殴事件即将发生。情况紧急,特警立即下车,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将双方强行隔离。并迅速将殴斗的两名男子实施控制,当场缴获一个约一米长的铁棍以及钢锯一把。经询问,两名男子都是唐口镇人,因琐事发生厮打,其中一个用钢锯将对方砍伤,而对方不肯善罢甘休,遂从自己车上摸出铁棍与其厮打,双方亲友几欲参加殴斗。值班民警一边帮伤者处理伤口,稳定情绪,一边对双方进行批评教育,直至双方怒火平息。

   真情故事二:2009年6月18日16时许,特警支队二大队执勤民警接110报警服务台指令称:在火炬路一小卖部内有人扬言自焚。执勤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发现一男子浑身上下被汽油淋透,手持打火机大声吵闹,情况十分危急。执勤民警一方面向110报警服务台报告,请求消防大队做好支援准备;一方面疏散围观群众,维持好现场秩序。经现场调查得知,扬言自焚的男子马某因与该小卖部的老板协商债务纠纷未果,怒火中烧,把该小卖部大门北侧的玻璃门砸坏后,将自己身上浇满汽油,以死相逼。民警积极联系该小卖部的老板与马某友好协商对话,稳定其情绪,同时耐心对其进行劝导,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使马某放弃了自焚的念头。

   真情故事三:2009年10月20日12时20分许,110报警服务台接到群众报警,有一名精神病人突然发病,手拿菜刀要杀人。110报警服务台立即指令特警支队二大队执勤民警出警。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一名男子正持菜刀用刀背拍打其父母头部。围观群众无不提心吊胆,但没人敢上前制止。民警顾不得自身安危,毅然冲上前去,将其制服,夺下他手中的菜刀。后来得知,这名男子曾患有精神病多年,在济宁市精神病院治疗后恢复正常,不料当日在家突然发病,持菜刀伤其父母,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救援,及时避免了一起伤害案件的发生。

  平安祥和秩序背后110历尽辛苦

   真情故事一:去年6月28日17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整点新闻》对济宁特警支队破获的肯德基等快餐店流窜盗窃团伙一案进行了报道。其实,在短暂的新闻报道背后,特警支队民警已为破获此案连续几十天放弃了休息日。他们白天黑夜地连轴转,终于摸清了这个盗窃团伙的行踪,经过周密部署,于6月21日一举将此盗窃团伙摧毁,4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归案。经查,该团伙自流窜至济宁以来,先后在市区肯德基、德克士、永和豆浆等快餐店内疯狂作案30余起,涉案总价值五万余元。案件破获后,快餐店里的员工拍手叫好,曾在快餐店内被盗的失主也喜笑颜开,连续奋战顾不上休息的特警们,也被胜利的喜悦激励着,早已把劳累抛在了脑后。

   真情故事二:2009年初冬时节,在市区一些交通路口,发生多起盗窃案件。说是盗窃案件,实际上含有明抢的成分。张先生是一家公司的白领,一天下午下班时,他驾车经过声远舞台路口东南角,这时,红灯亮了,他踩下刹车,等信号灯变绿时,突然有一名男子拉开其副驾驶座的车门,将放在副驾座上的包抢走,当他反应过来时,那人已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消失了。他的包内有手机、银行卡、身份证、医疗卡等重要物品一宗。类似的报警电话几天之内不断地打进110报警服务台。特警支队立即成立了专案组,一方面对高发案的路口进行严密监视,一方面对可疑人员进行详细盘查。便衣民警不顾车来车往的危险,在路口南来北往的汽车洪流中穿梭,警惕地巡视着可疑情况。很快,可能是这伙专门守候在红绿灯前盗窃的嫌疑人见无机可乘的缘故,这类案件再也没有发生过。

   真情故事三:去年2月18日下午4时许,特警支队九中队民警接到指挥中心指令,从解放路和米市交界处的桥上,一女青年跳入了河水里。接警后,民警带着救生衣、绳索等装备迅速到达现场,发现冰冷的河水里有一女青年,水已经淹没到她的脖子,仅仅露着头部。情急之下,民警发现附近有一条打捞垃圾的船,急忙将船划到青年身边,同时,向女青年抛去绳索。在周围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女青年被救上岸来。上岸后,女青年浑身上下全部湿透,冻得瑟瑟发抖,已经说不出话来。民警帮她上了警车,打开空调取暖,并脱下自己的棉衣给她穿上。经了解,女青年名叫小李,微山县人,刚刚20岁,精神抑郁,准备跳河自杀。民警了解情况后,对小李进行耐心劝说,进行思想开导,使她逐步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万家团圆温馨时刻110默默奉献

   真情故事一:在大走访爱民实践活动中,110民警与粉莲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军烈属、五保户等特困弱势群体长期保持着“亲情”对子关系,采取争取政策支持、定期帮扶慰问、协调就业、送医问药等多种方式,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小区里的小张夫妇因为孩子上学,两人下岗,家里生活十分困难。110民警得知后,每逢过年过节都送去米面油,平日经常上门,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急需解决的困难,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各种帮助,与他们一起度过生活的难关。小张夫妇一家人和街坊邻居都对此非常感动,互相传诵110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真情故事二:入冬以来的一个寒夜,正在巡逻的特警队员在新世纪广场西侧发现了一名神情紧张、冻得瑟瑟发抖的少年。民警立即把少年扶到车上御寒,稳定其情绪。经耐心询问得知,该少年名叫小苏,只有17岁,是浙江省衢州市人,在网上认识了一位自称在一家大酒店做厨师的济宁青年,说是酒店正需要人手而且一个月可以挣到3000元的工资,要他立即过来工作。小苏听信了网友的话,立即乘火车来到济宁。谁知刚一下火车就被网友带到一间民房,强迫他听课做传销,并要求先交3000元培训费。小苏看到势头不对,趁机偷偷跑出来,现在身无分文流落街头。了解情况后,民警立即把他送到火车站,为他购买了回家的车票以及食物和日常用品,并在附近找了一小旅馆让他先住下,第二天安排他再乘车回浙江。终于安全回家了,小苏激动地拉着民警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

   真情故事三:去年3月19日,一辆满载方便面的拖挂货车行至任城区李营镇北刘庄村附近时,车上的货物发生滑落,由于司机疏忽加之夜色已晚,发现时洒落的货物已绵延近两公里之远。情况万分危急,一方面事发路段两侧是村庄,已经引来大量群众围观并有少数村民开始抢拾货物,随时可能发生大规模哄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该路段为外环交通干道,车辆多车速快,没有路灯照明加之有大量围观群众,后果不堪设想。危急时刻,特警支队民警执行任务返回途中恰好路过此地,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向指挥中心报警求援。此时已经有不法村民开始抢夺货物,民警立刻上前予以制止,并用车载话筒喊话进行说服教育,防止更严重哄抢情况的发生,现场秩序逐渐得到控制。在缺少警示标志的情况下,民警不顾个人安危一边保护现场,一边疏导交通,将经济损失和交通隐患降到了最低的程度。事后,他们又与赶来支援的民警一同组织热心群众帮助车主整理搬运散落的物资。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工作将物资归拢清点,除了部分货物挤压破损外,没有太大损失。心有余悸的青岛车主白师傅感激地拉着民警的手说:“要不是你们帮助,整车货可能都保不住了,这么巨大的损失我就是倾家荡产也赔不起啊。济宁特警真是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