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民爱民不在嘴边而在行动
来源: 人民网 2010-01-13 01:00:45
青岛机场边防检查站在实施公安边防部队“爱民固边”战略活动中,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部队在驻地“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先锋作用,以“警爱民,民拥军,警民共建一家亲”为主题,大力开展“亲民、爱民、助民”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铮铮誓言,密切了警政警民关系,边防工作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情系驻地,文明共建结硕果
青岛机场边防检查站先后与青岛市海尔集团、热电集团、公交集团、佳木斯路居委会、桦川路小学等8家单位结为警民共建对子。建站20年来,该站连续多年被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军警民共建标兵单位”,先后8年被山东省政府评为“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有20余人被评为双拥工作先进个人,该站“女子旅检科”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巾帼示范文明岗”,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在共建活动中,这个站通过邀请共建单位到部队过“军事日”、“夏令营”,组织官兵到驻地学校上法制课、军训等形式,进一步密切警民鱼水情,达到“互动、互信、互赢”的效果。
去年6月1日,青岛机场边防检查站迎来了28位特殊的“客人”,他们便是驻地小学的师生们。师生们怀着对神秘警营的好奇走进部队,走进军人的生活空间,与边防官兵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度过了他们一生中最开心而又难忘的一天。
这天,边检站的官兵们为师生们表演了队列和擒敌拳、叠被子、100米障碍跑等师生眼里的“绝活”,战士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老师、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同时,这个站还组织师生们参观了边检站营区建设和内务设置,参观了荣誉室,讲解了相关边防法律常识,并结合当前实施的“爱民固边”战略介绍了公安边防部队的性质、特点和担负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公安边防部队性质、任务的了解,使师生们懂得了“边防”的重要性。参加警营开放日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珍惜时光,发奋读书,长大以后成为保卫祖国和建设边疆的有用之才。
无私奉献,公益事业竞风流
“百姓的感情是最纯朴的,在他们眼里,每一名官兵就是‘边防’,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老百姓眼里合格的边防军人,要视驻地为故乡,视群众为亲人 ,以最真挚的感情对待人民群众,”这是该站政委陈静涛经常对官兵们说的一句话。该站积极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用实事暖民心,用真情感民心,赢得了驻地群众认可与支持,为公安边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边检站这群兵啊,边防官兵待我比亲人还亲,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啊!”这是家住青岛市市北区佳木斯路社区一位名叫纪明贞的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去年8月1日,纪明贞在佳木斯路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来到青岛机场边防检查站,向多年来照顾他的该站官兵送来一面写有“慷慨不惜,对百姓的帮助永不忘记”的锦旗。由于老人今年已经88岁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活动一天比一天困难,为了在有生之年,能亲眼看看“兵儿子”们的工作单位,老人毅然说服了居委会领导,亲自来到部队,送来了这面锦旗。老人长时间握着机场站领导的手,激动地说:“这几年我的“兵儿子”一直在默默的照顾我,比我的亲人还亲,我非常幸福,感谢党和部队培养出这样的好军人,我愿你们也能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多岁,健健康康的为祖国守好国门”!
这位名叫纪明贞的老人今年已经88岁了,有个58岁的儿子智商却和3、4岁的小孩一样,两人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苦。2000年青岛机场边检站在走访驻地社区进行的一次“爱民”活动中,了解到了老人的情况,于是该站勤务中队官兵便义无反顾的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官兵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工作休息之余去看望老人,送去米、面、棉衣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和钱物,到如今已经连续10年,他们义务照顾老人的事迹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青岛驻地的多家媒体相继作了报道。10年来,勤务中队领导和战士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官兵们拥政爱民的传统没有丢,每逢过年过节都自然会想到去看望老人家,为老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一位小战士说:“我们都是老人的儿子,有责任、有义务把这场“爱心接力”跑好、传好,让老人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真挚的感情!有一次,该站士官小马在出公差的路途中正赶上纪奶奶买菜回家,看见纪奶奶走路艰难的样子,他急忙跑过去把老人背起,路边的社区群众禁不住翘起大拇指称赞。回到家中放下老人时,只见老人感动的热泪盈眶,颤巍巍的说:“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儿子又是个傻子,这么多年了从来没人背过我,小马真比亲人还亲啊!”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马得知母子二人没有合过影,他便默默记在心里,及时为母子照了合影,并买来相框装上,了却了老人一桩心愿。
该站还经常与驻地桦川路社区、桦川路小学等单位进行互访交流,联合举办文艺汇演,为社区义务巡逻,走访的次数多了,驻地附近的居民们都能认出机场站的官兵,一提起青岛机场边防检查站的官兵们,大家都翘起大拇指交口称赞。
去年4月3日,青岛机场边检站官兵在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扫墓时,巧遇前来扫墓的张传顺老人,在听老人讲述了自己的父亲张明善烈士的英雄事迹后,官兵们无不动容,大家齐心协力将行动不便的老人从高高的台阶上抬上抬下,帮助他顺利完成了扫墓。得知老人为能在家中拜祭父亲一直在寻求一张父亲的遗像后,机场站官兵征得纪念馆管理人员的同意,对烈士的遗照进行了翻拍,并压膜、镶框。4 月5日清明节当天,该站领导带领3名同志,驱车40余公里查访到了老人的家中,为他送去了米、面,还有他最企盼、最珍视的礼物——一幅张明善烈士的遗照,接过父亲的遗照,张传顺老人和老伴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停地感谢机场站的官兵:“还是咱部队好,圆了我多年的心愿,感谢你们啊!”
青岛机场站官兵就是这样用无私的真情,在驻地与部队之间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
帮困助学,托起明天的太阳
该站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实施的“春蕾计划”,在市妇联的协助下,与驻地的6名贫困女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全站同志踊跃捐款帮助她们完成学业,并通过走访慰问为她们带去学习和生活用品,鼓励她们克服生活上的困难,刻苦学习,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长大了,我也要当兵,当一名向阿姨一样的好军人”。小文彬满含热泪的对女子旅检科教导员张晓燕说。小文彬今年10岁,父亲病故,母亲靠打工每月800元的收入供姐妹俩上学,生活极为困难,几度面临辍学,该同学学习刻苦,连续多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机场站女子旅检科官兵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便与小文彬结成了帮扶对子。多年来,官兵们为孩子捐款、捐物、购买学习用品累计花费达5000余元。该站领导还亲自出面与当地学校协调,为小文彬减免了部分学杂费,并经常到学校向小文彬的任课老师和同学们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不要因为家庭困难而有过重的心理包袱,要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今年元旦,官兵们又捐款500余元,购买了羽绒服和部分学习用品,来看望小文彬。小姑娘十分感动,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奋发进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阿姨们的关爱,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自“爱民固边”活动开展以来,该站官兵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学生们的帮扶活动却一直坚持到现在,该站累计为他们捐款捐物5000余元。一晃多年过去了,边检站官兵走了一茬又一茬,但帮教助学的“爱心接力”没有丢,“结穷亲”的思路没有变。与驻地桦川路小学共建以来,边检站先后共出动警力200多人次为该校义务军训、义务栽树,赠送桌椅20套、电视机3台。同时每年派官兵前往该校给学生上爱国主义教育课、法制课,赠送学习用品。该站有6名官兵人被聘为该校“校外辅导员”,每次官兵来到校园都被学生团团围住,总有说不完的话……
这个站坚持倾真心、洒真情、献爱心,用实际行动温暖着一个个寒门学子的心。官兵们着眼驻地教育水平的提高,吹响“扶贫先扶智”的号角,自觉参与“希望工程”、“春蕾女童”等活动,在驻地写下了帮困助学的动人篇章。这一行动受到当地政府、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并引起强烈反响,师生们亲切地把边检站官兵誉为“尊师重教的领头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
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幕幕感人的场景,青岛机场边防检查站的官兵们正用他们的真情演绎着一首首爱的颂歌,让爱民的春风吹尽边防辖区每一个角落,把爱的阳光洒满每一个无助的心田。正是由于全站上下坚定不移地将这一信念贯穿于“爱民固边”战略的始终,才在驻地树立起边防官兵“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谱写出了警民共建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