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中,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精神激励了全国人民。目前,一批地震遗迹遗址将相继成为群众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在四川规划建设的“5・12”地震遗址、遗迹及地震纪念体系中,包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馆、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博物馆、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汉旺工业遗址纪念地、都江堰虹口地震遗迹纪念地等,都将在未来的岁月中向人们介绍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安仁抗震救灾主题展览馆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馆将于2010年底出现在大邑县安仁镇。展览馆展厅超过1万平方米,展品以拍摄于“5・12”抗震救灾不同阶段的写实照片为主,包括国家领导人、解放军和群众等抗震救灾的珍贵画面等,此外还有部分地震实物。
虹口地震遗迹纪念地
纪念地位于都江堰市虹口乡,虹口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在深溪村。深溪村长约3公里的地段内有多处水泥路面、山坡地面拱曲变形和开裂,民房严重移位,树木随断层呈现不同角度倾斜。这些地震遗迹将作为整体保护区,在2010年建成“地震公园”。公园里将修建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地震陈列馆,对地震中保留下来的实物、图片等进行展出,同时还具备学术、实验室、游客接待、管理等多种功能。
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博物馆
“5・12”汶川大地震和“9・24”泥石流给北川带来巨大损失,北川老县城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老县城地震遗址几乎囊括了地震和次生灾害的全部特征。拟建中的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博物馆以祭奠亡灵、警示后人为主,同时为研究地质构造、预防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汉旺东汽工业遗址纪念地
位于绵竹市汉旺镇,以东汽厂区作为“5・12”地震对四川造成重大破坏的典型纪念地点,包括地震博物馆、工业博物馆、生态修复展览馆、灾害普及教育中心、科研中心和纪念设施及场地等。2009年5月12日,国内首座高科技数字化“5・12”抗震救灾纪念中心在汉旺正式对外开放。纪念中心占地500平方米,采取视频、图片、绘画等形式,表现灾区人民面对灾难的坚强。中心前广场上的雕像“大爱永生”由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构成,诠释了爱与奉献的主题。
映秀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
四川对汶川县映秀镇的典型倒塌、倾斜建筑现状、沿江公路、百花大桥、公墓、牛眠沟等地震遗迹进行重点保护,形成了“汶川地震震中纪念地”。
(新华社)
(本文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