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诗坛高兴!为湘潮喝彩!
2009-12-30



北京大学顾蕴璞教授评论朱湘潮诗歌:
为诗坛高兴!为湘潮喝彩!
———在朱湘潮诗集《流浪的风》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俄罗斯诗歌研究专家、著名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莱蒙托夫、叶赛宁诗歌翻译者   

青年诗人朱湘潮邀请我出席他的诗集《流浪的风》新闻发布会我非常高兴,作为一个热心的读者、知音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为朱湘潮高兴,也为中国诗坛高兴。

朱湘潮的诗集《流浪的风》我读后感到非常振奋,感到非常亲切,与读那些彻底背离了诗歌传统的所谓先锋前卫的诗歌流派的诗作感觉完全不一样。朱湘潮的诗有其独特的个性,他在继承诗歌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是诗歌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其诗言志,其诗缘情,肩负起了诗歌救渎灵魂和传承民族精神的责任。他的诗为激励,鼓舞斗志而歌,是在奔小康的过程中倍尝甜酸苦辣的劳动者心里的歌。与目前那些一心迷恋自我,不关心时代脉搏的诗作者不同,朱湘潮的诗歌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有一种亲切感。

黑格尔在美学著作中对抒情诗提出三个要求:主体性,个性化,亲切感。特别是在亲切感这个标准上倍显出朱湘潮与那些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诗作者的区别。亲切感既表现在内容上也表现在形式上,那些所谓先锋前卫诗歌流派的诗作缺乏真情和音乐元素,像散文一样缺乏节奏感和音韵美,不像朱湘潮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声情并茂,能得到一般老百姓的喜爱。

我从事俄罗斯诗歌翻译几十年,朱湘潮说他的诗深受俄罗斯诗歌的影响,非常喜爱我翻译的莱蒙托夫和叶赛宁的诗,感到特别高兴,我的劳动成果起到了一些作用,能为我国诗坛提供一些营养而感到无上的光荣。我翻译的俄罗斯诗歌绝大多数是格律诗,很少有自由体的诗,我尽可能尊重诗人原作本意,他是格律诗我尽可能译成格律诗,经常为了压韵而绞尽脑汁。现在新诗的格律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在这方面我们要多做努力,朱湘湘的诗我感觉明显受俄罗斯诗歌的影响,受我们这些人翻译的俄罗斯诗歌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朱湘潮的诗歌来源于生活,他的诗抨击社会的丑恶,弘扬人间的正义、公平和公正,捍卫诗歌的尊严,抚慰创业者疲惫的心灵,歌颂伟大的母爱和纯洁的爱情等,起到了净化心灵的社会效应。

我衷心祝贺朱湘潮诗集《流浪的风》的问世,让中国诗坛多一些像朱湘潮这样忧国忧民的,努力使社会真正达到和谐的诗人,少一些对民生疾苦麻木不仁的诗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