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冕先生以骆一禾昔日老师的身份首先发言,他充满深情地简单讲述了对骆一禾的印象,追忆了骆一禾去世前后的社会时代氛围,对骆一禾其人其诗整体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对此次活动的筹划与举办表示由衷的感谢。作为骆一禾生前的诗歌挚友,西川对骆一禾去世的情形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从中透露很多有意义的历史细节与信息,西川还讲述了骆一禾的博览群书与令人“绝倒”的谈吐风采,并称此种情景已“难以再现”。提及骆一禾的诗歌,西川对骆一禾宏大的诗歌抱负深表欣赏,但对骆一禾的诗歌语言以及诗歌创作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客观而极具见地的评述与分析。西渡、张清华、树才、北塔等主要围绕骆一禾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有深度的学术性探讨与阐释,大家不约而同的以骆一禾的另一位挚友海子的诗歌作为对比性的参照物,对骆一禾诗歌创作的审美风格、艺术特色、成就与局限等层面进行了各自的评论,并就诗歌的完成性与未完成性、透明性与不透明性、诗歌抱负与诗歌能力等重要话题进行了互动性的现场交流。此外,刘原、方文、王雪莹、解非、翼人、薛梅、齐宗弟等人也做了简要的发言,他们在发言中重点对骆一禾作为一位优秀诗人与诗歌编辑的人格魅力深表敬意。最后,来自北京大学朗诵艺术团的指导老师杨晓华专门朗诵了骆一禾的诗歌代表作之一《麦地》,作为对骆一禾去世20周年的祭悼,其声情并茂的朗诵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研讨会现场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沉静乃至略显沉重的氛围,恰切的对应着追思骆一禾去世20周年的诗会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