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2 10:10:17 信息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09-12-12
图为:张仲培生前照(资料图片)
当死亡逼近21岁的张仲培时,这个大眼睛姑娘选择了捐献眼角膜来回报社会。离世次日,她的眼角膜使得一名女士和一个小女孩重见了光明,张仲培也被生前所在学校湖北开放职业学院推荐为“天翼之星”2009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楚天都市报昨日报道)。昨日,记者与张仲培生前的辅导员取得了联系,聆听了这个已离我们远去的天使的故事。
张仲培,湖北开放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7级学生,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一个贫苦家庭,是父母抱养来的女儿。家境和身世并未埋下阴影,张仲培努力实现了大学梦。
“张仲培独自坐车从呼和浩特到武汉,揣着一两千元生活费,路上遇到一个丢了钱包的大学生,她毫不犹豫把生活费分了一半给人家。”辅导员吴洁老师说,仲培在校期间,一边勤工俭学,一边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所以平时走路总是一阵小跑,风风火火。
2008年3月,张仲培被查出患了鼻咽癌,晚期。张仲培要回内蒙古治病,班上同学流着泪送她。“当着大家的面,她从来不哭。有个老师看见,她乘大家不注意偷偷抹了抹眼睛。”吴洁说。
半年积蓄2500元拿上,卖玉米的钱拿上,向亲友近邻借的钱拿上,年迈的父母拼尽了全力,希望挽留女儿。学校捐款,社会捐款,医生护士捐款,张仲培的日记本上写下了一个个好心人的名字,希望有一天能做点什么感谢他们。
在爱心与病魔的拉锯中,癌症转移了。张仲培做出了捐献眼角膜的决定。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这个大眼睛女孩面对镜头平静地说:“生命嘛,死了也就死了。那些(指眼角膜)留给别人有用,还是留给别人吧。”
捐献器官需要亲属签字,年迈的父母对此事并不理解,一直不同意。张仲培请医院的眼科医生一起回家,做说服工作。只要能让女儿快乐,不识字的妈妈流着泪在捐献志愿书上按下了手印。
在《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志愿书》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时,这个闪烁着美丽大眼睛的女孩刚过完20岁生日。尽管对生命有着强烈的渴望,张仲培还是在病痛中走完了短暂的生命。今年9月10日,她的眼角膜在深圳和内蒙古,分别移植给一位妇女和一个小女孩。那双永远笑着的大眼睛,把笑容永远地留在了人间。
张仲培病中日记摘录:
“对于生命的延续,我选择前进,不管路有多难,我都相信,我能克服。癌症,又能怎样,难倒的是脆弱的人,爬起来的是胜利者,相信自己。”“12天的时间收到不同地方、不同年龄好心人的捐款,我由衷地感谢他们,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让这朵生命之花继续开放,即使在这寒冷的冬天,也犹如春天般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