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圆明园到宋庄饥饿艺术家的饕餮大餐
2009-10-10

从圆明园到宋庄饥饿艺术家的饕餮大餐

文/周云蓬

周云蓬(资料图)

    中国当代艺术有好多梦,其中一个梦是农民的地主梦。周云蓬他们是给地主艺术家唱堂会去了;地主喝红酒很洋,不过还是保存了农民简朴的美德——租套音箱只花了三百。

    饥饿是当年圆明园画家村的重要属性,十年过去了,画家们做了一次集体的、横跨北京的大逃亡,迁徙到宋庄。宋庄是一个发福了的中年版圆明园,但曾经的饥饿仍在许多人心中留下烙印。

    九月末,我参加了一次以喝酒吃饭为辅,以艺术展览为主的宋庄大party。我是作为歌手被邀去,为大家助兴的。举办这次活动的朋友之一费晓胜大谈特谈这次party是由栗宪庭鼎力赞助,还邀请了张楚,据说下次还会邀请许巍。

    车行过“中国宋庄”的大牌子,继续开了三四公里,费晓胜先带我们吃了一顿正餐。席间,他秘密塞给我两百块钱说是车马费,又说这次经费有限,以后发展好了钱会越来越多。吃完饭又上车,开了一公里,过一个小湖,就到了这次party现场。是一个画家自己的院子,院子极端庞大,装几百个人没问题。

    一进院子,空气里弥漫着烤羊肉串的味道。我先遇到一个过去住在香山时的女邻居,她是一名福建的女作家,最近刚刚搬到宋庄。“哎,云蓬,想吃点啥,我赶紧给你弄点烧烤。”刚说了一句话,我就被费晓胜拉到二楼的天台上,据说这里是VIP席,人们都在一堆一堆地聊天,费晓胜问我喝什么酒,我想了想,说红酒。因为凭经验,红酒是最先被喝光的。啤酒、二锅头则不忙喝。一杯红酒下肚,我又遇到了一位做道士打扮、从前总出没于香山的王某某。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他和我的另一个朋友李铁桥的一段小故事,李铁桥是从挪威归来的先锋萨克斯手,一次在我香山小屋后面的坟地里苦练萨克斯,这时王道士出现了,王道士听了一会,以为他是初来乍到的嫩手,就问:“你认识李铁桥吗,那是我哥们,哪天我引见你认识他,跟他学两手。”李铁桥大惊,“啊,你认识李铁桥?你跟他熟吗?”王道士说,“熟啊,老朋友了。”这段故事被李铁桥写入他的博客。

    第二杯红酒喝完,一个画家拉着一个女人过来,为我们互相介绍:“这是周云蓬,他写过一首歌叫‘不要做中国人的娃’。”我的第二杯红酒差点喷出来。那个女人对我说了很多鼓励的话,还说,“你们艺术家的生活太枯燥了。”我以为下面要谈关于赞助的事情,或是要买我几张专辑,结果没有什么结果。就这么一耽误,红酒已经没有了。我听到周围人都在抱怨“烧烤怎么没了”,“哪还有红酒啊”,我就赶快囤积了一瓶燕京啤酒,果不其然,过一会,连啤酒也没了。

    演出开始了。先是麦子和他的乐队,麦子现住宋庄,他创立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叫“微哲学”,他那天的演出就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阐释他的“微哲学”的原理。但是音箱太差,基本上听不大清。演出是在院子一进门的左侧,搭了个大台子,这让我想起当年参加艺术团在城乡走穴时的情景。话筒是上世纪在街边唱卡拉 OK的话筒,音箱是本世纪在地铁车厢里卖唱的那种音箱。麦子完了,小河登台。小河还是很认真地进行他“一个人的交响乐”,几乎把所有舞台资源都利用上了。舞台上有一个破旧的架子鼓,他一边打鼓一边呼麦,最后鼓被他打破了,他的演出也结束了。接下来是张楚,张楚唱了“蚂蚁蚂蚁”,还有一首新歌,感觉张楚也很不适应这些舞台设备,演完就走了,没留下来吃晚饭。等我上台时,音箱、话筒都已经到了它们承受的极限,我给大家唱了“不要做中国人的娃”,就下台了。下台后我问费晓胜,这音箱是花多少钱买的,他说,不是买,是花三百块钱租的!

    演出完,大家想在一起聊聊天,我们的车刚出大院,一辆警车停在外面,警察大喝一声:哪来的。我仿佛从酒山肉海的宋庄又被打回到圆明园查暂住证的时代,幸好小河机智,说我们来看展览,“哪儿的展览”,“就在院子里”。警察进院子,我们得以脱身。

    到一个饭店,也是一个画家开的,服务生是个聋哑姑娘。小河点菜,她听不见,小河就在点菜单上画一个碗,碗里几根线,上面画几条热气,姑娘就给我们上碗面条。画个向日葵,她就上盘葵花籽。我想让小河画一条中国龙,可惜他不会画,不然就可以给我们上盘小龙虾。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最崇拜的画家马良,他画啥就有啥。

    半夜,我们半醉半醒地从艺术的宋庄回到现实的北京。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