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男子照顾高龄残疾岳母20年
2009年08月31日 来源:东方今报
胡学贤为98岁岳母聂俊云修脚指甲
□记者 田霖 实习生 郭甦禾 /文图
今报开封讯 焦作谢延信感动了亿万中国人,而在开封也有一位像谢延信的老人,20年如一日悉心伺候高龄岳母,在当地被传为美谈,成为街坊四邻子女效仿的榜样。8月27日,记者采访这位开封版的“谢延信”。
孝顺女婿大谈“修脚经”
8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开封市航天社区师专家属院,几位乘凉的老人一听说记者要采访胡学贤,都竖起了大拇指:“俺院的老胡孝敬老人的事迹可媲美谢延信,也能感动中国!”
随后,记者走进胡学贤家。只见胡学贤戴着老花镜,弯着腰,正细心地为坐在沙发中的98岁岳母聂俊云修脚指甲。“我妈在年轻时裹过脚,指甲长到肉里面了。不剪的话,她走起路来会非常疼。”胡学贤指了一下剪指甲用的工具说,“剪指甲得有3个步骤,先用大剪子粗剪,再用小剪刀细修一下,最后用普通的指甲刀。”“剪好了,妈!”半个小时后,胡学贤剪完脚指甲,额头上渗出了细小的汗珠。聂俊云望着女婿,微笑着点点头。“妈妈的手脚指甲都是由老胡来剪,比我这个当女儿的还要心细。”老胡妻子梁美玲告诉记者,“人们常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可俺家老胡比亲生儿还孝顺。”
冬天买包子怕凉揣怀里
胡学贤今年56岁,曾经在开封市搪瓷厂工作,企业倒闭后就闲在家中。“我在河大图书馆工作,平时比较忙,加之我身体也不好,就很少管过家务。”梁美玲回忆说,20年前,女儿刚1岁多的时候,母亲的身体开始渐渐差了起来,胡学贤一点没有含糊,挑起了伺候岳母的重担。“每天我妈起床比较晚,学贤就先给她洗漱、穿衣,喂饭后,我就张罗做午饭,等她吃完饭后,安顿午休。”梁美玲说,三年前胡学贤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拉客,每个月有300多元的收入,“下午4点以后,他就不拉了,买点菜回家给我妈做饭”。
“我妈吃饭比较简单,想吃什么从来没跟我说过。”梁美玲说,她上班走后,聂俊云老人把女婿叫到身边,才说出自己想吃什么,“我妈对老胡从不客气,生活上有啥要求也对老胡讲,反而让我这个做女儿的很惭愧。”
在梁美玲的记忆中,老胡很让她感动,“冬天时,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雪,老胡要跑很远的地方为我妈买包子,担心包子变凉不好吃,他总是揣在怀中,连包子铺的老板都被感动了”。
曾被误认是老人的亲生子
梁美玲打开卧室门,记者看到里面摆着两张大床:聂俊云睡在靠门口的床上,胡学贤夫妇睡在里面。“在晚间老人解手比较多,我妈床头放了一个小手电,想解手就开手电,老胡就要搀扶她下床解手,一宿六七次,他很少睡过安生觉。我妈腿部有残疾,必要时就抱进抱出,从来也没说过累”。“我妈年龄大了,大小便经常失禁,老胡总是及时为她换上干净衣服,再把脏衣服拿出来洗洗。”梁美玲说,胡学贤有慢性胃溃疡,每年都要发作好几次,疼痛难忍,吃点药压住痛,从没耽误伺候老人。
前一段,聂俊云因心脏衰竭在医院住了7天,胡学贤更是24小时伺候,病房里病友都认为他是老人家的亲生儿子,“我家姊妹6个,我排行老小,4个姐姐在外地,在开封的哥哥也有七旬高龄,老胡舍不得让哥哥来医院劳累,他就顶了上去”。
采访结束,航天社区主任马雪娥说,胡学贤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社区方面启动了向他学习的宣传计划,让全社区居民学习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