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外交部实施定点扶贫“四大工程”
作者:杨志华 2006-12-07
外援与内援结合 扶贫与扶智结合 扶贫与招商结合
本报讯(记者 杨志华)自1992年外交部定点帮扶云南省金平县和麻栗坡县以来,坚持“外援与内援结合,扶贫与扶智结合,扶贫与招商结合”的扶贫原则,先后筹集外援资金和国内资金1.6亿元,实施了“温饱工程”、“希望工程”、“卫生工程”和“培训工程”共约850个,优先解决两县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协助两县经济发展。同时,积极参加全国文化扶贫送报下乡活动,每年向两个县赠送200份《农民日报》,受到两县干部群众的欢迎。
1992年定点扶贫伊始,外交部从两县人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入手,不仅解决了约40万人的温饱问题和近20万人的饮水困难,而且建成高稳产农田5000多亩,年增产粮食60多万公斤。同时,率先引进孟加拉小额贷款新型扶贫模式,协助云南省开展“进村入户”扶贫工作。
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外交部在两县又实施了“卫生工程”。8年来,为金平县筹集资金909.66万元,所建的卫生院所遍布金平县14个乡镇,30多万人直接或间接地受益。在麻栗坡县,截至去年底,经外交部联系,全县累计获得外援扶贫资金l472.5万余元,实施“卫生工程”项目47个,主要包括建设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等。
为了两县的未来发展,外交部在被称作“希望工程”的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先后投入的资金达5172.88万元,共建成希望学校191所,解决了5万多名中小学生就学难的问题;建立“助、奖学基金”两个,救助困难、失辍学学生18622名,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1757人次,开展师资培训,还为学校捐赠“希望书库”100多个。
培训是外交部帮扶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交部先后投入到培训上的资金达到了1064万元,主要对农村科技带头人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对家庭贫困、但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进行技能提高培训,对贫困农户尤其是农村妇女进行生产生活技能培训,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关医疗业务知识培训,对外援项目管理人员进行了外援项目实施及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据外交部扶贫办主任颜建群介绍,为加快两县的脱贫步伐,外交部今年以来还加大综合扶贫的工作力度,把扶贫工作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积极参与两县“整村推进”项目。今年前11个月,外交部共向金平、麻栗坡两县投入扶贫物资和资金1200多万元,实施54个扶贫项目,涉及人畜饮水、农田水利以及教育、卫生等领域,开展了种植、养殖和医务技术人员培训,稳步开展“整村推进”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进一步增加对智力扶贫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