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老汉奔走八年为烈士立碑(图)
2009-07-21

81岁老汉奔走八年为烈士立碑(图)

 2009年07月21日 来源:  河北青年报


81岁老汉奔走八年为烈士立碑(图)
  这些字刻得并不漂亮,但每个字都深刻在石碑上,端端正正、遒劲有力。■摄/本报记者崔华瑞

  本报讯(记者徐辉)昨日,抚摸着村里八名抗日、解放战争烈士的纪念碑,井陉县南障城镇前头村81岁的王春楼老汉笑得非常开心。为了这块纪念碑,他收集资料、筹措资金,多方奔走了八年。他说,这些烈士是为祖国而死的,我们要世代纪念他们。

  张罗立碑 被称作“傻子”

  今年81岁的王春楼在村里小有名气。年轻时,他先后任该村会计、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他为村里打井、建学校,做了不少好事。

  可是现在,村子不少人都喊他“傻子”。因为他历时八年,为村里八名烈士修建了纪念碑。

  今年81岁的王春楼,还管理着十来亩荒山,种着核桃、柿子、花椒树。他满头银发,眼不花,不笑不说话。

  他说:“2001年,我就开始收集我们村八位烈士的资料,准备为他们立个纪念碑。”光是搜集烈士的资料,王春楼用了三年的时间。

  为烈士立纪念碑,王春楼的理由简单而质朴。“对有功的人咱不能忘,立个碑,让人们世代纪念。”

  2004年,烈士资料搜集齐了。可立碑需要万元左右,这让王老汉犯了愁。

  “我就找村子里在外面做事的人,想让他们帮忙想办法。”可是,王老汉的希望一次次落空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本村在井陉县城建局工作的王家波被感动了,拿出一万元钱交给王春楼。

  独自动手 村口建起纪念堂

  去年春天,王春楼在村口找了块空地开建纪念堂。为节约开支,当时已80岁的王老汉自己和泥、搬砖,忙个不停。

  早起晚睡忙活了十几天,近三十平方米的纪念堂修好了。他又找来人刻碑。

  纪念堂门口上方,他挂起牌匾,名为“抗日解放两战英烈纪念堂。”

  2009年4月10日,烈士纪念堂正式建成。这一天对王春楼来说,比过年还高兴。

  “这些烈士牺牲时都很年轻,只有一个烈士留下了后人。”王春楼说,他要让所有村民都记得他们。

  为让后代铭记烈士,王春楼和村民商定,每年的农历3月15将成为“烈士纪念日”,村民要到烈士碑前焚香、悼念。

  对王春楼的举动,很多村民开始并不理解,可到了后来,大家才知道他不是在为自己谋私利,对他很佩服。

  记者在纪念碑的背面看到这样一段话:他们生为革命志士,死为民族英灵。虽然壮烈牺牲了,但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流芳千古。特立碑致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