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关爱第一人——常梦
2000年10月28日编发的一篇稿件 文/高占生
常梦用爱心挽救不幸家庭及姐妹们的故事,已在社会上传为佳话。她倡导一种不败的精神,那就是真诚取代了虚伪,友爱取代了自我,互助取代了冷漠,她在不断地用一种爱的精神、爱的行动来更加完善一种不败的理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是人类生存中不可缺少的基因,是细胞、血液,我们每一个人生存于社会中都是被帮者,也是帮人者。我们生存于人类当中会不断地去发现关爱、友爱、自爱的重要性,”她胜过金钱,胜过物。常梦以爱心奉献平衡自我,以互助形式致力于公益活动,让爱心遍及到了北京的角角落落。而今,关爱行动已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为越来越多的人送去绿荫。
——题记
记者迎着秋阳来到常梦的办公室,对她进行了采访。
北京知音关爱家庭服务中心14年来一直从事公益活动,用爱心行动以及热情、真诚来援助单亲家庭,给单亲母亲或父亲以精神上的支持,不定期组织联谊活动。当求助者来到这个中心时,常梦会根据个案要求与其爱心公益组织互动做更深入的工作。凡遇有家庭暴力的个案,他们会与“北大妇女法律援助中心”取得联系,求得法律上的援助;凡遇心理障碍严重者,他们会与“北京红枫妇女热线”及“北京市布谷鸟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员们配合,对心理不健康者进行指导。他们还与“北京京伦科学家庭服务中心”一起举办婚前教育及未成年道德伦理教育。近期,关爱中心与著名作家何建明先生共同策划完成一本暂名为《单亲一族》的书,其中包括《婚前教育与婚姻质量》、《性学教育与婚姻状态》,并与北京电视台的有关人员共同策划拍摄了12集《爱在升华纪实》电视短剧。
关爱中心从一个民间松散的群体正在日益完善走向成熟,现已形成公益事业互动网络。常梦无不动情地告诉记者:“北京知音关爱家庭服务中心是我国第一个给予受挫女性精神慰藉,鼓励她们重新站起的正式注册的民间公益组织。”她坚信:一个人的心态健康了,她就会重视人生突变的现实,做生活的强者。对于常梦这种无私的关爱行动,人们感到不理解。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都在起着一个决定性的变化:一切向钱看。而她依然坚持为“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的理念努力着,她究竟图个什么呢?这还得从她感情上的那段心碎的往事说起。
初办青年开心会
70年代搞对象时,通过别人介绍,常梦认识了一个与满清贵族有着血缘关系的小伙子。他身材高大,工作能力强,一见面就使常梦感到特别的高兴。结婚以后,常梦支持不甘平庸的丈夫下海,她拿出积蓄为他买了摩托车,并四处求人为他申办了一个汽车修配厂。几年以后,丈夫和他的一个女徒弟好上了。起初,常梦不相信,因为她把自己的丈夫想得太完美了。如今突然来这么一个反差,心理怎么能承受得了。她天天以泪洗面,不吃不喝。这时候,来了好多朋友安慰她。
有一位叫芳芳的女士,是常梦的朋友。她听说常梦和丈夫闹离婚,忙找到常梦推心置腹地说:婚不要轻易离,我当时就是没有战胜丈夫的外遇而赌气离婚的。芳芳是在用心爱着丈夫,当丈夫突然找出许多理由和芳芳离婚时,她一下惊呆了,她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她带着这种心灵的伤痛去劝慰常梦。
风梅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子,过去曾跟常梦的父亲“面人张”学面塑艺术,她先后结过三次婚,每次都是因为丈夫半途有了外遇而把她抛弃了。她觉得人世间没有什么可信赖的人了,于是便服了麻醉药慢性自杀,幸好发现得早,被抢救了过来。小燕人长得小鼻子小嘴小个子,很秀气,能说会道,唱起歌来,也很专业。她的丈夫少言寡语,爱喝闷酒,酒后耍酒疯打老婆。小燕身上经常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小燕在极度痛苦中和丈夫离了婚,失去儿子的痛苦使她心灰意冷,割腕自杀,因抢救及时才幸免于难。
在常梦精神几乎崩溃的时候,芳芳、风梅、小燕,还有北京41中老师李菲、张明、杨红等人来到常梦身边,帮她排除孤独之感。有了姊妹、有了抚慰、有了体贴和鼓励,大家都觉得找到了内心的平衡。她们经过学习、交谈,终于发现,平衡这东西,不能只到外面去寻找,当自己与环境失衡时,最好的办法是先调整自己,进而去改变环境。这时候,她才深深地感受到朋友的重要性,亲情的重要性。
一样坎坷的遭遇,使这几个女人变成了比姐妹还亲的朋友。而常梦在北京阜外大街的那套三居室,也就成了她们相对固定的“聚会点”。久而久之,常梦提出一个动议,把姊枚们的谈心活动,叫做“开心会”。“开心会”的宗旨是“帮助别人,平衡自己”。也不知道到从什么时候起,她们的“开心会”已声名远播,还经常有不幸的女性找上门来,向她们求援。这样,她们每安慰一个,会员便无形中多了一个。李京、洪琴、刘晓丽等10多人先后加入进来。期间,虽然有人在心灵的伤口愈合后,不愿隐私暴露离开了“青年开心会”,但“帮助别人,平衡自己”的会风却一直保存着。
爱心乐园的《知音》沙龙
记得是在1995年下半年,《知音》杂志曾连续刊登了《在死亡之躯上好好活着——记马鞍山残危青年戴小川》、《走近秋云——对一位杰出青年的心灵采访》的文章。常梦和姊妹们阅读后,深深被文章中的情节感动了:戴小川能成立“小川文学沙龙”,秋云能开办“秋云热线”,我们为什么不能搞个“知音沙龙”专门帮助那些为生活和家庭问题而苦恼的姐妹们呢?
1995年11月6日,在许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已经活动了10期的“青年开心会”正式更名为“北京知音沙龙联谊会”,简称“北京知音沙龙”。
在成立大会上,常梦动情地说:“金钱可以买来一切,但买不来真情。我们帮助别人,也能充实自己的人生,完善自己的人生。如此良性循环的人际关系,是金钱所代替不了的......
“知音沙龙”的姊妹们从婚姻现实入手,对婚姻与爱情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婚姻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常梦告诉我说:个人的时间、精神和才智是有限的,谁也不是救世主,姊妹们要摆脱精神枷锁,既靠自己、也靠大家。“北京知音沙龙”主要侧重于医治心灵创伤,但也不完全回避实际困难,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帮助大家解决一些生活困难。此建议立即得到《知音沙龙》姊妹们的一致同意,随将宗旨改为:“我帮人人,人人帮我。”
“北京知音沙龙”成立不久,尤其是开通了热线电话以后,常梦就收到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求助”讯息,一下子就救助了60多个母亲。
记者问常梦:你为什么要针对单亲母亲来救助?
她说:“一个母亲思想不健康了,绝对会影响到她的第二代。所以,我要把这种事情当成一种事业来做。”
当常梦做了这么多年爱心公益事业的时候,她才发现:夫妻之间的矛盾是应互相改造而形成的。为了减少矛盾,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包容和互相改变,而不应该互相改造。
常梦说:前些日子,我看了一篇报道,说中国的离婚率是百分之三十四点几,尽管离婚日益在升高,但20%里面的10%应是不该离异的。现在,咱们国家缺少一个精神调理机构,我现在就想呼吁更多的人能够重视婚前、婚后教育和婚后调适这么一项很艰巨,却又是很多人所需要的工作。新闻媒体一报道,我就面对社会,虽然要干到半夜12点,我都能接受。
很显然,进行这么大的一项工程光凭常梦的热心是不够的,这还得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方可获得成功。
她说:我所从事的事业,就是挽救那些心态、生态不健康的人们。人是无形资产,人的工程非常重要。身和心不应该分开。每一个人的躯壳是身体,这在医学上是生物状态。心是大脑、精神支配的。很多人在生理上是健康的,但心态不一定平衡。心态是大脑皮层的一种深层的东西。生态和心态健康以后,人才是一个完美的健康人。公益活动应该注意这个心态健康,更要注意对这个弱势群体的援助。因此,在我的工作日程当中,更注重爱心减压五步骤。
一是让她来倾诉。很多人结婚选择对象的时候,不听父母的,而跟父母闹僵了以后才成婚。那么,家里再出现婚变的时候,她肯定不和父母去说。那怎么办?她愿意找一个愿意听她倾诉的去处,那我就告诉所有的志愿者,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必须具备爱心,具备耐心,认真听对方随心倾诉,让她们把心中的郁闷全部发泄出来。
二是找心理专家,进行个案典型救助。
三是互诉、互爱,这样就可进一步减缓她内心的压力。被我们称为暂时心态健康者。
......
在《北京知音沙龙》有个女子互爱演出一队和打工者演唱二队。常梦为什么要成立这两个队呢?这是她在香港的时候学来的。在香港有一个特别著名的明爱家庭服务中心,这个中心属于一个大的财团,他们把钱宁可用在公益事业上,也不用在广告上,所以,明爱搞的特别好。而常梦没有经济来源,没有收入,仅靠每个会员每月5块钱的会费来发展自己的公益事业,怎不令人吃惊。
常梦在香港参加了一次亚太长者研讨会,加拿大环球邮报记者、英国伦敦热线记者在听了常梦的大会发言后,采访她的时候说:“你是中国原汁原味的人文工程,你不愧为中国大陆民间群体的一个缩影。”
香港特首董建华出席了这个研讨会,他对常梦援助了那么多单亲家庭、弱势群体感到惊讶和高兴。
有人说:“常梦做这个爱心公益活动是伟大的。”
为了这个公益活动,她把自己积蓄的四五万块钱全贴进去了。她不后悔,还在痴心地做这件事,是因为有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作支撑,这就是人民所需要的。所以,她的工作具有人民性。
从1997年开始,她为援助弱势群体,做了八次面对残疾人以及老年人的大型活动,主题分别为:向生命的极限挑战——人生不可预测,谁也不愿遭遇不幸,然而当你无法避免不幸出现时,你将如何面对等。
伊继平是甘肃武威师范学校的老师。伊继平老师生病后,她的丈夫拒绝对其负责,提出离婚。伊老师所患的病是股骨头坏死,现下肢已有些变形。武威广播电台《社会写真》报道了她的情况,在得到本校师生的14000多元捐助后,来到北京望京医院进行系统治疗。当她得知手术费还差20000元时,为了不愿再浪费这笔钱,也为了给学校减轻经济负担,她产生了放弃治疗的轻生的念头。常梦在广州信息报上看到《走出婚姻地狱的伊继平》这篇报道,便组织她的“爱心行动”先后三次到望京医院看望她、安慰她、鼓励她,使她放弃了轻生的念头,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交谈中,常梦了解到伊继平还有三个未了的心愿:想去长城、天安门看看,想品尝北京的烤鸭。
在1998年的教师节,常梦根据伊老师的身体现状,在她就职的北京万辉药业集团资助4000元的情况下,帮助重疾缠身的伊老师实现了她看国旗、吃烤鸭、登长城的三个心愿。
伊继平老师流着热泪说:“我从此不会再说死亡。”
常梦的《北京知音沙龙》用爱心减缓压力这种土方法援助的曾吃安眠药的、上吊的被助者已达200人之多。伊继平这事,做的非常完美。中央电视台、北京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等首都11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但是,相应的麻烦事也来了。
“北京知音沙龙”再次易名
《北京知音沙龙》这个名字在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各大报刊上不断出现,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北京市民政局社团登记处的刘处长找到常梦:“你的爱心行动是深得民心的,为妇联、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应该需要这么一个群体。但是,你这个工作叫合情合理不合法。”
常梦说:“刘处长,我做公益事业,学雷锋,帮人解困,这难道是犯法吗?”
“当然了。第一,做事要合情合理合法。你虽然做好事,没注册不合法。第二,有些单位看了北京青年报的报道,不是想给你投资吗?我可以告诉他们,这个事很好的,为什么不注册啊?”
听了刘处长的一番话,常梦才意识到注册的重要性。但是,注册又有很多问题制约了她。根据有关规定,在职人员不能注册。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有人提议她找一个挂靠单位。她找了一个工厂,就算这个工厂的一个分支机构,由《北京知音沙龙》正式注册为《北京知音关爱家庭服务中心》。
常梦感到了累,她说:“干公益事业是吃力不讨好,你不能像别人一样正常休息,你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去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我的时间就是在八小时以外,还要坚持工作。我想过,不想做了,何苦呢?可是,我又觉得有那么多亲热的眼光望着我,渴盼着我。一次我有病,住院才三几天,有很多人带着鲜花、礼物到医院来看我。医院有些人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误认为我是一个什么人物。我深深地感到,那种企盼的眼光促使我又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所以,我就想办法注册了这个中心,我的注册只是为了公益活动能合法化,但绝不以盈利为目的。”
工商注册你就得盈利,就得交税。在叹息声中,常梦露出一丝的无奈:“去年验照,差一点没有验下来。”
西城区阜外工商所所长亲自来常梦的关爱中心考察,发现她确实是在做民间公益,就给她验了照。
艰难的注册历程并没有影响常梦的爱心行动。
1999年10月份,当常梦得知经历了近30次手术才逃脱死神魔爪,病床成了她惟一的生命空间的毛兰妹的情况后,曾先后组织该中心35人次前往医院看望她。尤其是在大年初五,当15位朋友突然出现在曾是一名全身被烧伤、面积达98%,在病床上迎来人生第30个春秋的毛兰妹面前时,她感动的说不出话来。
从那天起,常梦及中心的其他人员决定尽早完成毛兰妹要走出医院,到外边看看新修的天安门、北京的古建筑和公园的心愿。常梦全力帮助毛兰妹这样一个在两岁时就被烧成重度残伤的人,就是想把她的顽强生活经历告诉大家,金色的阳光会照在每个人身上。
通过常梦的关爱行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关爱中心的宗旨是从真诚的行动上着手,使“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成为现实,并向新闻媒体提供线索,使新闻媒体及时有效地向社会宣传。常梦对未来的打算是:“我们除继续援助单亲家庭、弱势群体外,将来准备做以下几件事:关爱大墙内服刑人员的家属们;成立精障恢复及就业培训班;完善关爱中心演唱队,以宣传公益。”
当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常梦以沙哑的嗓音唱了一首它们中心自己的歌:
是什么让失意后不只孤单,
是什么让受伤后不只是凄惨,
是你让无助的手抓住希望,
是你让冰冷的心感到温暖。
爱是失恋后的玫瑰,
爱是苍老时的港湾,
爱是失败后的宽容,
爱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