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助考大行动推出第一季
2009年03月10日 杭州网
重要的不是教你题目怎么做,而是让你学会收集和整理知识的办法
几天来,很多人在关注着每日商报教育版的助考大行动。
首先是商报热线部的同事们,这些天电话接得手酸,报名听课的家长和学生实在太多,他们的要求热线员都要一一记录汇总;还有“家有考生”的父母们,他们和去年的考生家长是一样的状态,帮自己的孩子报了名,还要关照一下朋友的孩子,成了助考大行动的拥趸者;而记者这几天已经联系好了名师讲座的场地,与去年一样,中考讲座原则上放在中学,高考讲座放在高校内。
最需要感谢的,是那些参与 讲座的名师们。目前已经到了中高考复习的严峻时刻,这些老师不仅要很好地完成校内的正常教学,还要加班加点为参加助考大行动的考生们收集和整理知识点。
名师点评及知识点解析:“实行新高考后,开放式的题型将考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很多高考生和家长对杭高的语文学科能力是相当信服的,再加上去年浙江省文科高考状元出自杭高,无不体现着杭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强势。
浙江省实行新高考的政策一落实,杭高语文组就开始着手研究新的知识体系和高考复习对策。
“今年语文卷中,实用类考题的范围较以往可能会发生变化。‘实用类’还囊括了‘论述类’题目。过去,这块知识点的考查范围仅限于一些自然科学类文章,今年则可能出现其他类型的文章,比如论述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根本无法猜题。”周老师说,以前学校或者考生都会有猜题的侥幸心理,而在新高考情况下,这种心理最好舍弃。
“另外,今年语文卷中还会出现需要学生背诵、识记的知识点,但考试要求略高于课本。”周老师的提醒说明,虽然新高考一直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但一些基本的、大众的知识点还是需要关注的。
“还有,今年试卷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整张语文卷只分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部分,今年变成了‘语言文学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四个部分。”周老师觉得,考生要尽早习惯新的考试模式。